[实用新型]一种高原氧气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1194.4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军;宁德军;潘天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再朝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氧气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的高原氧气面罩。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高原病”是影响高原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其病理机制是当人处于海拔3000米以上时,随着高度的增长,大气压力逐渐降低,空气中氧分压急速下降,导致人体内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使人出现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产生呼吸困难、体方衰弱、视力减退等现象,同时低气压本身会因为同中耳内空气的压强差而引起耳内剧痛,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高原病”。
长期居住在高原的居民,由于长期处于高海拔地区,往往对高原病的耐受能力较强。而当内地人员初到高原时,“高原病”对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呼吸困难。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体对高海拔环境极不适应。为了克服“高原病”的严重威胁,各国纷纷在此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由于“高原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氧,所以研究方案都集中在如何给人体补充足够氧气的思路上来,具体讲分为两种:
第一种技术方案是研发便携式氧气呼吸装置: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该领域,基本方法就是制备氧气后供人呼吸。氧气制备主要有物理制氧和化学制氧两种方法。化学制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近几年国内发展较快,但成本较高,具有一定腐蚀性,从查新结果可以看出,这些装置大多用于救生吸氧等医疗救护。物理制氧,国外发展较快,主要采用膜分离和快速变压吸附方法,但体积较大,功耗较高,必须用交流供电,因此用于携带还需解决小型化及高功低耗等问题,其研发成本极高。
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药物研究:近年来携氧药物的研究受到了重视,其基本思路是将携带有人体便于吸收的氧份的溶液注射到人体内,从而帮助红细胞将氧输送到全身,注射采用静脉滴注。该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强。
高原病是人们初上高原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尽快适应高原环境,降低发病率,研制一套便携式高原增氧呼吸装置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氧气面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原供氧设备成本过高、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原氧气面罩,包括:呼吸面罩和电子增压泵;所述呼吸面罩与所述电子增压泵之间通过导管密封连通在一起;所述电子增压泵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电子增压泵通过所述进气孔吸入空气,并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压处理;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电子增压泵与所述导管的连通位置处,经过加压处理的空气经过所述出气孔和所述导管被传输到所述呼吸面罩。
可选地,所述电子增压泵包括泵壳、活塞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泵壳是中空的柱体;所述出气孔和所述进气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泵壳的两端;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单元;所述活塞单元位于所述泵壳内,且所述活塞单元将中空的泵壳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活塞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在所述驱动单元的带动下,所述活塞单元在所述泵壳内部往返移动,从而改变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体积。
可选地,所述活塞单元包括滑块和橡胶圈;所述滑块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橡胶圈套接在所述凹槽上;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滑块与所述泵壳的内壁存在间隙,且所述橡胶圈与所述泵壳的中空部分相匹配,以便所述电子增压泵在进气时,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空气通过所述间隙相互流通,而出气时,所述间隙被所述橡胶圈密封,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相互独立。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丝杆安装在所述泵壳内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丝杆旋转运动;所述活塞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丝杆装置上;所述活塞单元随所述丝杆的旋转而在所述泵壳内部来回移动。
可选地,所述电子增压泵的出气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管与所述电子增压泵的连通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高原氧气面罩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电子增压泵与所述导管之间,且其仅中心位置固定在所述泵壳上。
可选地,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导管相匹配。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原氧气面罩,以空气为原料,不需要化学物质,打破了常规惯例,从改善呼吸面罩内的空气气压,以增加呼吸面罩内的空气气压和浓度,从而为使用呼吸面罩的人提高较多的氧气;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传统的打气筒结构的电子增压装置来改善面罩内的空气气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携带方便等优点,并且由于其便于携带的特性,可以在高原地区广泛推广使用,也更加适用于初上高原的人群,使之可以尽快适应环境,减少了高原病的发病几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1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