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葡萄酒生产的皮渣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1645.4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府;刘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G1/022 | 分类号: | C12G1/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葡萄酒 生产 皮渣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葡萄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葡萄酒生产的皮渣泵。
背景技术
干红葡萄酒是葡萄酒中的主流产品,其占葡萄酒总产量的70~80%。我国尤其以干红葡萄酒生产占绝大多数。干红葡萄酒的生产需要葡萄果实带皮发酵,等发酵结束时,将自流汁从发酵罐中放出即为自流汁;而皮渣要从发酵罐中转移到压榨机进行压榨取汁,即为压榨酒。
干红葡萄酒发酵罐多为平底罐和锥形底罐,锥形底罐为底开门罐,可以打开底门放出皮渣进行机械收集,再输送到压榨机进行压榨,但锥形底罐使用的并不多。由于平底罐的体积较大,而且其承重力和稳定性好,因此,在干红葡萄酒生产中平底罐仍然普遍使用。平底罐和部分锥形底罐多为侧开门人孔,发酵期间人孔密封,发酵结束后,从清汁出口、浊汁出口放出自流汁,然后打开侧开门人孔,从该人孔向外出皮渣。
目前,从发酵罐向外出皮渣的操作多为人工完成,即由壮劳力的工人用不锈钢锹或耙子,一锹一锹向外铲出、一耙一耙向外耙。当部分皮渣靠近罐远人孔端,需要操作工人用耙子向外侧耙到人孔处,有时甚至需要操作工人从人孔进入发酵罐,从发酵罐内向外铲出皮渣。由于人孔大小所限,每次只容1或2个人轮流操作,人多也不能提高效率。20吨发酵罐的皮渣铲出来需要2~3人操作一天才能完成。在葡萄酒发酵季节,酒厂或酒庄需要招收临时的青壮年工人进行出皮渣操作。这在葡萄酒生产中是最繁重、最辛苦的工作。铲出的皮渣再经过皮带或者带料斗的皮渣泵输送给压榨机。
上述人工出渣方式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人工出皮渣耗时费工、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容易造成部分皮渣和酒液损失;二是由于用时较长,皮渣和空气接触时间较长,人和皮渣接触时间也较长,造成压榨酒的质量较差。与自流汁酒相比,压榨酒本身质量会较差,再加上出皮渣用时长,皮渣暴露时间较长,使得压榨酒的质量进一步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用于葡萄酒生产的皮渣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葡萄酒生产的皮渣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体定子及传动壳体,所述传动壳体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另一端与所述泵体定子连接,所述传动壳体内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的转轴,所述传动壳体上设有出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定子为橡胶套筒,所述橡胶套筒内设有螺旋空腔,还包括插装在所述泵体定子中的推渣螺杆,所述推渣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皮渣绞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综合多种输送机和泵送设备的优点,采用橡胶套筒推渣螺杆相配合结构的皮渣泵可以将发酵结束的葡萄皮渣直接从发酵罐输送到压榨机,减少出皮渣操作的工人,既可以省工省时,减少人工出皮渣的酒液损失,又可以很好地保证葡萄酒的生产质量。而且采用橡胶套筒的泵体定子具有一定柔性和弹性,有利于渣料的蠕动输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推渣螺杆的螺距与所述螺旋空腔的螺距相适配,在所述螺旋空腔内形成均布的小密封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推渣螺杆与所述螺旋空腔结构适配可以更有效的推动葡萄皮渣流动。
进一步,所述推渣螺杆和皮渣绞龙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连接的发酵罐的半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保证出渣泵可以探入发酵罐的中心。
进一步,所述推渣螺杆直径为30~50毫米,偏心距为3~6毫米,螺距为50~100毫米,橡胶套定子内径比螺杆小1毫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比较好的输送皮渣。
进一步,所述出渣口的直径为25~65毫米。优选地,所述出渣口的直径为51毫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地与带卡箍的软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传动壳体上还设有固定卡箍,所述出渣口上设有连接卡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固定卡箍的将皮渣泵固定在发酵罐的人孔处,或者根据情况,可以通过固定卡箍在所述传动壳体外安装支架,并在支架上设轮子,使得皮渣泵能够方便移动。
进一步,所述皮渣绞龙为可拆卸式,底部设有底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皮渣蛟龙稳定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皮渣绞龙;2、泵体定子;3、推渣螺杆;4、螺旋空腔;5、出渣口;6、连轴器;7、转轴;8、传动壳体;9、驱动电机;10、固定卡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1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