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饭煲的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1956.0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 |
地址: | 51449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饭煲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电饭煲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饭煲都没有搅拌装置,煲饭的时候关闭上盖后开始加热,食物在锅内不能翻动,使离内锅壁远的食物与离内锅壁近的食物受热不同,食物煮熟的先后和时间均不同,造成食物口感不好。使用柴火煮饭我们都知道,水刚开始沸腾时要把米搅拌一下,以把结块的米团打散,同时使整个内锅里的米上下搅拌均匀,这样使整个锅内的米粒受热均匀,火候更易控制,煮出来的饭会上下均匀,更香而不夹生。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电饭煲煮饭时不能打开上盖,煮饭时,内锅中的食物不能上下翻转,使上层和下层的食物受热不均,造成口感欠佳。使用电饭煲煲汤也存在同样情况。使用砂煲煲汤时我们都知道,隔一段时间需要稍稍搅拌一下,这样汤的味道会更好。但在使用电饭煲煲汤时,由于目前的电饭煲没有搅拌装置,完全依靠食物自身翻动传热,煲出来的汤没有手工煲汤口感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饭煲的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由电饭煲的芯片一起控制,煮饭、煲汤、煲粥过程中,芯片控制在适当的时候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搅拌杆会收起来,使搅拌杆不留在食物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用于电饭煲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齿轮盘、装于所述大齿轮盘上的搅拌杆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大齿轮盘旋转和所述搅拌杆机构升降的马达。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包括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所述大齿轮盘在所述第一马达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所述搅拌杆机构旋转;所述搅拌杆机构为一连杆机构,所述搅拌杆机构在所述第二马达的带动下升降。
更进一步的,所述大齿轮盘与所述搅拌杆机构之间设有上连接盘,所述上连接盘与所述大齿轮盘固定在一起并被所述大齿轮盘带动旋转,所述上连接盘带动所述搅拌杆机构旋转。
更进一步的,所述大齿轮盘上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主推动杆啮合连接,所述主推动杆连接从推动杆,所述从推动杆与所述搅拌杆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带动所述小齿轮旋转,所述小齿轮带动所述主推动杆和所述从推动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搅拌杆机构上下移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机构与所述大齿轮盘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扣结构或舌扣结构或螺纹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电饭煲能在都煮饭或煲汤煲粥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搅拌,使食物受热更均匀,火候控制更精准;搅拌完成后,搅拌杆会收起来,使搅拌杆不留在食物内。其效果相当于人工煮饭煲汤,煮出来的饭和汤、粥更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的搅拌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内盖;2、大齿轮盘;3、上连接盒;4、支架;5、第一马达;6、滑动电位器;7、主推动杆;8、活动接头;9、公用水管;10、主推动杆;11、小齿轮;12、从动推杆;13、第二马达;14、复位弹簧;15、下连接盘;16、铰链杆;17、连接卡扣;18、搅拌杆;19、内锅;20、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饭煲的搅拌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电饭煲的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的内锅19、活动接头8、公用水管9、加热元件、控制板20、可打开的上盖、装于上盖内的搅拌系统。
搅拌系统包括装于内盖1上方的大齿轮盘2、装于内盖1下方的上连接盒3以及装于内盖2上方的第一马达5。上连接盒3穿过内盖1与大齿轮盘2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马达5带动大齿轮盘2旋转,上连接盒3能跟随大齿轮盘2旋转。大齿轮盘2上还安装有主动推杆机构。
主动推杆机构包括第二马达13、小齿轮11、支架4、主动推杆10以及感知主动推杆10位移量的传感器或滑动电位器6,小齿轮11中心为螺纹孔,主动推杆10设有一段与小齿轮11相配的螺纹段,小齿轮11与主动推杆10啮合后装于大齿轮盘2和支架4之间并被支架4限制,小齿轮11只能旋转,不能上下移动。主动推杆10设有一段止转槽,上连接盒3中心孔的一条凸筋伸入止转槽,因此主动推杆10相对大齿轮盘2只能上下移动不能旋转。当第二马达13驱动小齿轮11旋转时,小齿轮11就会带动主动推杆10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1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