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形逆流换热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1958.X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嵘;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流 换热式 太阳能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的回形逆流换热式的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致使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从而海水淡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反渗透技术和蒸馏技术。
反渗透技术,如公开专利:CN104692492A,其核心部件是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海水中的钠离子、氯离子等难以通过反渗透膜。在保证反渗透膜两侧有足够的压强差时,水分子就能从盐浓度较高的一侧向浓度较低的一侧渗透,从而实现海水淡化的目的。反渗透技术是能耗最小,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但该技术需要对海水进行去除杂质和藻类等预处理过程,工序较为复杂,且反渗透膜很容易被污染,导致效率下降,成本增高。
蒸馏技术利用天然海水淡化的原理,海水吸收热量后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后则变为淡水。蒸馏技术的预处理比反渗透技术的要容易,维护也较为方便。但该技术的主要问题是能耗过大,液态水转换为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蒸馏技术的能耗比反渗透技术的要高得多。但蒸馏技术所需的能量品味较低(以热能为主),通常可采用太阳能或被排放的废热来进行蒸馏,如公开专利:CN101302048B,这是蒸馏技术虽然能耗较高,却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原因之一。若能大幅度降低蒸馏技术的能耗,则该技术有可能在海水淡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利用回形逆流换热技术及海水入口竖槽换热技术,大大降低从装置中排出到环境中的热量,提高太阳能蒸馏效率,结构简单,维护简便,淡化成本低,淡水产量高的海水淡化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形逆流换热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进水管道、集盐槽、回形槽、太阳能集热箱、回形冷凝管以及气泵,所述回形槽的入水口位于回形槽底部,出水口位于回形槽顶部,所述回形槽的入水口与海水进水管道连通,所述回形槽的出水口与集盐槽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海水进水管道与集盐槽相邻以进行热交换,它们之间的隔板为具有高导热系数的隔板,所述太阳能集热箱位于回形槽顶部,所述回形槽与太阳能集热箱接触的槽壁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太阳能集热箱底部为能让水蒸气通过而水滴通不过的过滤层,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通太阳能集热箱体,所述回形冷凝管设在回形槽内,所述回形冷凝管的上端入口接气泵的出气口,所述回形冷凝管的下端出口接淡水收集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集热箱顶部为真空玻璃,所述太阳能集热箱的底部和侧壁为黑色。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为细沙层。
进一步的,所述细沙层的沙子颗粒尺寸从下到上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回形槽由绝热的方形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回形槽内并排设有若干回形冷凝管。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为轴流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进水管道、集盐槽、回形槽、太阳能集热箱、回形冷凝管以及气泵设置于上端开口的箱体内,所述箱体的外壳采用绝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进水管道由回形槽侧壁与箱体侧壁之间的间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集盐槽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装置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廉价的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利用回形逆流换热技术及海水入口竖槽换热技术,大大降低从装置中排出到环境中的热量,提高太阳能蒸馏效率,且采用蒸馏方式,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设备,装置结构简单,小型化,操作和后期维护简便,大大降低了海水淡化成本,提高了淡水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19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