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控制料浆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2045.X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6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罗克佐;朱怡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神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2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009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控制 料浆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浆罐,具体是一种可进行冷热交换保持罐体内部恒温的料浆罐。
背景技术
料浆罐是混凝土建材(如加气块)生产过程中用于临时储存料浆的重要设备,通常是经过球磨机研制处理后的料浆,直接灌入料浆罐中进行搅拌或临时储备,供浇注时随时调用。在浇注作业时,料浆自身保持合适的温度是控制浇注速度和保证型材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长期以来,在冬季和夏季如何维持料浆自身温度始终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技术中,为保证料浆自身温度维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通常的做法是,冬季对料浆进行蒸汽升温,夏季则直接在料浆罐上浇淋冷却水进行降温,这种做法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也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专利文献CN201420017593中提供了一种自带冷却系统的料浆罐,其具体结构为:在料浆罐体内设置有位于内层的料浆腔和位于外层的冷却腔,冷却腔包裹住料浆腔,出水口和进水口设置在冷却腔上下两边,出水口和进水口呈180度夹角,冷却腔装满冷却水。
工业生产中,料浆罐的体积往往较大,专利文献CN201420017593提供的料浆罐外层的冷却腔为空腔,这种结构往往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结构寿命较短,维护成本较高;此外,进水口与出水口上下布置在罐体上,冷却水进入冷却腔后,水流会以罐体高度的落差冲击罐底,长期如此,会对罐底材质造成冲蚀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冷热交换使罐体内部在不同季节保持恒温的料浆罐,该料浆罐恒温控制效率高,罐体结构强度大、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温控制料浆罐,具有双层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内壁与外壁之间焊接有若干层环形横筋,相邻环形横筋之间焊接有若干根竖筋,双层壳体内壁、外壁、横筋与竖筋由此形成若干个弧形空腔,组成每个弧形空腔的上下两层横筋均开有一垂直通孔,每根竖筋下部均开有一水平通孔,所述双层壳体外壁连接有一溢流管、一进水管和一排污管,所述溢流管位于外壁最上方的两层横筋之间,所述进水管和排污管位于外壁最下方的两层横筋之间,溢流管、进水管和排污管均通过阀门控制。
本实用新型相邻两层的竖筋交错布置,同层相邻竖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横筋全长的1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层壳体的内壁厚度为10mm,外壁厚度为6mm,所述横筋和竖筋的厚度均为10mm。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罐体双层壳体中间布置有横筋和竖筋,可保证罐体外层壳的结构强度,以免受到外力的冲击而导致罐体变形;
2.横筋和竖筋上布置的通孔能够使水流以较低的速度在双层壳体之间流动,较传统技术,具有更高的冷却或者保温效率;
3.进水管、溢流管和排污管的布置方式,可以避免水流对罐体内部的冲蚀磨损,延长罐体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内壁,3外壁,4-环形横筋,5-竖筋,6-弧形空腔,7-圆形通孔,8-扇形通孔,9-溢流管,10-溢流阀,11-进水管,12-进水阀,13-排污管,14-排污阀,15-蒸压釜废热水池,16-热水阀,17-冷却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恒温控制料浆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具有双层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内壁2与外壁3之间焊接有若干层环形横筋4,相邻环形横筋4之间焊接有若干根竖筋5,双层壳体内壁2与外壁3、环形横筋4和竖筋5由此形成若干个弧形空腔6,组成每个弧形空腔6的上下两层环形横筋4均开有一垂直圆形通孔7,每根竖筋5下部均开有一水平扇形通孔8,所述双层壳体外壁3连接有一溢流管9、一进水管11和一排污管13,所述溢流管9位于外壁3最上方的两层环形横筋4之间,所述进水管11和排污管13位于外壁3最下方的两层环形横筋4之间,溢流管9、进水管11和排污管13均通过阀门控制。本实施例中,上下相邻两层的竖筋5交错布置,同层相邻竖筋5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m,双层壳体内壁2厚度10mm,外壁3的厚度为6mm,环形横筋4和竖筋5的厚度均为10mm。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图4所示,进水管11分别与蒸压釜废热水池15和冷却水连接,冬季时,罐体1内的料浆温度低于生产最佳温度,此时打开热水阀16、进水阀12和溢流阀10,废热水进入双层壳体中的弧形空腔6,向上循环流至溢流管9,同时对料浆进行加热升温;夏季时,罐体1内的料浆温度高于生产最佳温度,此时打开冷却水阀17、进水阀12和溢流阀10,利用冷却水对料浆进行降温。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可定期打开罐体1下侧的排污阀14,将双层壳体之间的污渍从排污管1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神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神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2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