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污泥运输摊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3144.X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9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曹姝文;谢永新;干仕伟;惠天翔;徐鑫;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11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运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污泥运输摊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处理净化后所产生的污泥一般经带式、板框等机械压滤设备脱水后成为含水率约80~85%的湿污泥,由于含水率较高,且由于其中含有较高的有机污染物,较难进行陆运,通常需对其进行干化处理以使污泥含水率低至50%。
在干化处理时常需要将含水率约80~85%的湿污泥由污泥泵送至干化输送带上进行干燥处理,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进入干化机的湿污泥并不能很好地均匀分布在干化输送带上,造成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非常不均匀。一方面,由于待干化的污泥由于含水率高,经污泥泵泵入干化机时容易粘聚在一起,较难均匀分开,使得干化输送带上部分地方有污泥,部分地方没有污泥,或厚薄不均,使得干化效果非常受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污泥中含有非常复杂的有机污染物,且含水率又高,粘性非常大,极容易粘附在干化输送带上难以脱下,进而影响后面的进入的污泥的干化效果。
从而使得即使经过干化处理后,相当部分的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较高,且结块现象严重,湿污泥干化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湿污泥干化效果的湿污泥运输摊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湿污泥运输摊铺装置,包括用以输送湿污泥的输送带,在所述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前后间隔形成有第一污泥摊铺轴、第二污泥摊铺轴及污泥搅拌轴,所述第一污泥摊铺轴和第二污泥摊铺轴上以中间为界向左右侧分别形成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刮板,在所述污泥搅拌轴上沿轴向间隔排列形成多个刮板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污泥摊铺轴上的螺旋刮板长度为第一污泥摊铺轴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污泥摊铺轴上的螺旋刮板长度等于第二污泥摊铺轴长度。
进一步,各所述刮板件为设置在污泥搅拌轴上沿圆周方向均等间隔布置的多个垂直刮板,轴向相邻的所述垂直刮板交替错开。
进一步,各所述垂直刮板的端部形成为扁平端部。
进一步,所述螺旋刮板上的节距为3~6cm。
进一步,所述垂直刮板的轴向间隔距离为3~5cm。
有益效果:此湿污泥运输摊铺装置中第一污泥摊铺轴、第二污泥摊铺轴及污泥搅拌轴对湿污泥进行分步处理,先通过第一污泥摊铺轴、第二污泥摊铺轴上的螺旋刮板将湿污泥均匀摊铺在输送带上,再通过污泥搅拌轴上的刮板件对均匀分布的湿污泥进行搅拌破碎处理,使得污泥与输送带粘着不会很紧密,有利于污泥能顺利地从输送带上脱落而不会继续粘附在输送带上影,使后续污泥的干化效果不受影响,也有利于输送带清洁保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污泥运输摊铺装置,包括用以输送湿污泥的输送带,在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前后间隔形成有第一污泥摊铺轴1、第二污泥摊铺轴2及污泥搅拌轴3,第一污泥摊铺轴1和第二污泥摊铺轴2上以中间为界向左右侧分别形成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刮板4,在污泥搅拌轴3上沿轴向间隔排列形成多个刮板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污泥摊铺轴1和第二污泥摊铺轴2上螺旋刮板4的长度不一样,第一污泥摊铺轴1上的螺旋刮板4长度设置成第一污泥摊铺轴1长度的二分之一,而第二污泥摊铺轴2上的螺旋刮板4长度则与第二污泥摊铺轴2长度相等,第一污泥摊铺轴1上的螺旋刮板4主要将输送带上的湿污泥由中间向两侧进行初步疏散摊铺,避免湿污泥聚集在输送带中间;而第二污泥摊铺轴2上的螺旋刮板4则进一步将湿污泥向两侧边缘疏散摊铺,从而使得湿污泥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污泥搅拌轴3上轴向间隔布置的刮板件用以挤压破碎湿污泥,使得疏散均摊的污泥得到更均匀的搅拌,也使得污泥不会与输送带粘着太紧,有利于污泥能顺利地从输送带上脱落而不会继续粘附在输送带上影响带的通透性,使后续污泥的干化效果不受影响,也有利于输送带清洁保养。
其中,每个刮板件为沿圆周方向均等间隔布置在污泥搅拌轴3上的多个垂直刮板5,垂直刮板5与污泥搅拌轴3相垂直,污泥搅拌轴3上轴向相邻的垂直刮板5应交替错开布置,以更好对粘附输送带上的污泥进行搅拌破碎处理,避免污泥结块,垂直刮板5的端部形成为扁平端部,以增大垂直刮板5与污泥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污泥破碎效果。
作为优选,螺旋刮板4上的节距为3~6cm,垂直刮板5的轴向间隔距离为3~5cm。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3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玻璃多曲面调节风栅
- 下一篇:一种酸化水解污泥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