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能源机车电缆护套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3248.0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武;丁红梅;张继朋;王桢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425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能源 机车 电缆 护套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慧能源机车电缆护套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动车组技术飞速发展,同时对配套的电缆性能要求非常高。动车组要求电缆具有高阻燃、低烟、无卤环保等特性。动车组用高压软电缆用于高铁外高压电器和牵引变压器的连接,与乘客距离很近,因此要求电缆高阻燃且燃烧释放烟量小,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持续短时间的供电,利于乘客的逃生。因此需要在电缆结构上进行改进以提高电缆的阻燃性能且降低燃烧时的发烟量。另外,由于该电缆为橡胶护套,加工时需要在连续硫化蒸汽管道中进行,硫化管道的长度超过100m,因此在护套工序试制时必须大于100米,如果测试不合格仍需要重新试制,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工艺生产短段的护套用于测试电缆的阻燃和透光率,可以有效的减少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能源机车电缆护套模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能源机车电缆护套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凸起的销;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上对应地设置两个凹陷的卡槽;所述上模板上设置一个半径为46mm的内护套上模腔和一个半径为50mm的外护套上模腔;所述下模板上设置一个半径为46mm的内护套下模腔和一个半径为50mm的外护套下模腔。
所述上模板的下边缘和下模板的上边缘上均设有标度尺。
智慧能源机车电缆护套模具还包括用于箍紧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卡箍。
所述上模板或下模板上设置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具有以下有益结果:(1)本实用新型的护套模具能够快速方便的生产短段电缆以测试阻燃性能和透光率,且可以根据阻燃性能和透光率的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橡胶护套配方,非常有利于进行研发设计,能够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和周期,减少浪费。
(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上设有标度尺,这样能更精确的把控护套的尺寸。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卡箍,这样能确保上下模板能紧密相合。
(4)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在硫化过程中准确把握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上模板1、销1-1、内护套上模腔1-2、外护套上模腔1-3、下模板2、卡槽2-1、内护套下模腔2-2、外护套下模腔2-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智慧能源机车电缆护套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凸起的销1-1;所述下模板2的上端面上对应地设置两个凹陷的卡槽2-1;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一个半径为46mm的内护套上模腔1-2和一个半径为50mm的外护套上模腔1-3;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一个半径为46mm的内护套下模腔2-2和一个半径为50mm的外护套下模腔2-3。所述上模板1的下边缘和下模板2的上边缘上均设有标度尺。还包括用于箍紧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卡箍。所述上模板1或下模板2上设置温度传感器。
硫化内护套的步骤为:
将内护套橡胶用开炼机压制成薄片,然后用刀片切割成4cm宽的胶条;
将内护套胶条紧密的缠绕在线芯上,缠绕完成后用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绕包完成后再包裹一层聚酯膜;
将包有内护套的线芯放入下模板2的内护套下模腔2-2中,将销1-1卡在卡槽2-1中,合并好上模板1和下模板2,放入平板硫化仪中进行硫化,硫化条件:压力10Mpa,温度170℃,时间20min,硫化完成后在平板硫化仪上进行冷压成型,冷压条件:压力10Mpa,温度23℃,时间10min;
再采用同样的工艺硫化外护套。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3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铝合金外壳
- 下一篇:自结皮吸音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