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逆向辐射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3809.7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威;刘扬;施旭;龚嘉俊;王烨波;毛敏;赵燕娜;胡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J1/06 | 分类号: | B21J1/06;B21J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逆向 辐射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逆向辐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4》显示,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13年,能源消费总量是37.5亿吨标准煤。占全球消费量的22.4%,以及全球净增长的49%。
另一方面锻造企业的利润空间在不断地缩减,所以能耗比就成为锻造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对比。2012年第一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365.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4.3%,占这7个行业总销售收入的28.97%,占比最多;累计销售成本15410.5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5.8%,占这7个行业总销售成本的31.96%,占比最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成本占比高于销售收入占比2.99个百分点,差距比2011年末扩大0.6个百分点。这说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取得相同的销售收入要比上下游行业付出更多的销售成本,并且这种情况比2011年末更为严重。
在进行对比的7个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投入项目上,总资产、销售成本、总负债、财务费用均位居第一;在产出项目上,销售收入位居第一,利润总额最低,销售利润率最低,亏损面和亏损企业亏损额最高。
锻造工艺过程中需要将原料钢坯加热后,经水平流水线运至电动螺旋压力机处,进行初级压制成型,后经双盘磨擦压力机进一步锻压,最终将工件多余的边料进行剪切都还保有500-800℃的高温,热量品质高,可以进行利用,因此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及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回收锻造件的余热,充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的旋转式逆向辐射换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式逆向辐射换热器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冷工件运行载体、热工件运行载体、保温外壳、冷工件载体驱动装置、冷工件驱动装置、热工件载体驱动装置和热工件驱动装置;所述的热工件运行载体套合在冷工件运行载体外侧,且热工件运行载体和冷工件运行载体之间相对周向转动;所述的热工件运行载体外侧套合有保温外壳;所述的热工件运行载体轴向设置有与热工件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的热转动轴,所述的冷工件运行载体轴向设置有与冷工件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的冷转动轴;且热工件载体驱动装置与冷工件驱动装置位于保温外壳的一端,冷工件载体驱动装置与热工件驱动装置位于保温外壳的另一端;所述的保温壳体外侧壁设置有与热工件载体相连通的热工件进料口,保温外壳位于热工件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有热工件出料口;所述的保温壳体位于冷工件驱动装置所在端对应设置有冷工件进料口、保温外壳另一端对应位置设置有冷工件出料口;所述的保温外壳两端均设置有端盖。
采用上述结构,热工件通过热工件进料口径向进入热工件运行载体内,冷工件通过冷工件进料口轴向进入到冷工件运行载体内,通过驱动装置分别带动冷热工件运行载体周向旋转,进行热交换,且外壳为保温壳体,热能在壳体内部被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温度平衡,热工件降温得到冷却,冷工件升温得到温度提升;然后通过驱动装置将换热后的冷工件从其载体中轴向出料,热工件同样通过其载体和驱动装置轴向出料。而且,由于热工件与冷工件为近距离接触,两端有端盖封住,且采用保温材料制备外壳,热量损失少,传热快速;本装置以锻造厂的高温热量浪费的问题作为出发点,设计了这个辐射换热装置。相对于地暖的辐射热能,工业的辐射能,品质更高、产量更大、利用率更高。并且,该装置也有一个较高的换热效率,且不用考虑管壳式换热器中污垢等对于换热的影响。而现有的材料也能承受该温度,保证正常的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工件载体驱动装置或热工件载体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热转动轴或冷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采用上述结构,能精确的控制冷、热工件运行载体的运转速度和运转时间,有效控制热量转换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的冷工件载体驱动装置、冷工件驱动装置、热工件载体驱动装置和热工件驱动装置均设置有支架上;采用该结构,可以有效保证各个驱动装置和步进电机的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3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传感系统
- 下一篇:用于医学图像显示的方法和设备及用户界面屏幕产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