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向排风管型美化外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3816.7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国;袁蔚博;王哲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鑫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 风管 美化 外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天线的保护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安置在建筑物表面的保护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覆盖的发展,天线的覆盖难度和协调难度也逐渐增加,星罗密布的通信天线已经开始影响到现代都市景观,天线与周围环境协调与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改善市场现有外罩产品的技术特性,天线改造成本高昂,开发出新的外型、适合挂墙或落地安装、便于批量生产的外罩产品,满足多运营商、多系统的高性能场景的使用需求是目前当务之急。大多数建筑物顶部的排风系统形状作为建筑物的标准附属结构为大众所接受,其外形形状可以借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向排风管型美化外罩,用于解决现有通信天线无法与建筑物的安装环境相适应,造成防雷、电磁优化不易进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排风管型美化外罩,包括外壳,外壳的左右端面开设第一矩形通孔,外壳的前端面开设水平均匀排列的第二矩形通孔,外壳的底部固定支撑支架;第一矩形通孔中和第二矩形通孔中嵌入板状框架;
第一矩形通孔的板状框架上开设通孔,嵌入带滤网的百叶窗或带滤网的低速风扇,第二矩形通孔的板状框架上开设通孔,安装连接管道,或门,或窗;
在外壳内腔中设有交错的凸棱,下部的角落,至少设置一个馈线窗。
所述外壳内腔的下部平行设置有自左向右的第一凸棱,上部平行设置有自左向右的第二凸棱,第二凸棱的投影位于相邻第一凸棱之间,沿外壳内腔的下部前端、下部后端、后部下端、后部上端、上部后端和上部前端设置连续的第三凸棱,第三凸棱自左向右均匀分布,各凸棱的截面为矩形,第三凸棱与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的相交处作为基座,其上设置固定短柱。
所述外壳内腔的前部边缘设置一圈加强凸棱。
所述外壳及内腔中各凸棱、固定短柱采用玻璃钢。
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排风管型美化外罩,对天线承载力大,本体不易变形,为天线优化提供一种可靠的空间布局结构基础的同时保证了环境的协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排风管型美化外罩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排风管型美化外罩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排风管型美化外罩的A-A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横向排风管型美化外罩包括外壳01,外壳0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外壳01的左右端面开设第一矩形通孔02,外壳01的前端面开设水平均匀排列的第二矩形通孔03,外壳01的底部固定支撑支架04;第一矩形通孔02中嵌入用于密封的板状框架,通过在两个第一矩形通孔02的板状框架上开设通孔,分别嵌入带滤网的百叶窗和带滤网的低速风扇,形成外壳01内的通风散热通道;第二矩形通孔03中嵌入用于密封的板状框架,通过在不同第二矩形通孔03的板状框架上开设通孔,分别安装连接管道、门和窗。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外壳01内腔的下部平行设置有自左向右的第一凸棱11,上部平行设置有自左向右的第二凸棱12,第二凸棱12的投影位于相邻第一凸棱11之间,沿外壳01内腔的下部前端、下部后端、后部下端、后部上端、上部后端和上部前端设置连续的第三凸棱13,第三凸棱13自左向右均匀分布,各凸棱的截面为矩形,第三凸棱13与第一凸棱11和第二凸棱12的相交错处作为基座,其上设置固定短柱14;外壳01的本体及内部各凸棱、固定短柱等固定件采用玻璃钢(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一体成型;
在外壳01内腔的前部边缘设置一圈加强凸棱;
在外壳01内腔下部的角落,至少设置一个馈线窗15。
在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的外壳01表面可以加工成与排风管路相同的颜色和纹理,中频馈线和7/8英寸馈线都可以从底部的馈线窗15中延伸入内腔,或是在各凸棱上固定馈线走线槽,或是在各凸棱上固定馈线卡子,使得馈线爬行至根据需要选取位置的固定短柱14,与固定在固定短柱14上的天线抱杆上的天线连接。
固定短柱14可以为相似类型天线提供优化的距离和角度参照,不同类型的天线在内腔中有足够的固定位置用于调整,不再是采用平面的固定调整,空间布设优化能力为之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鑫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鑫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3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