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联网安防监控智能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4543.8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9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和创(厦门)电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邓贵琴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联网 监控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互联网安防监控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社区为人们提供最普遍的生活起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而社区安全也与社会安全息息相关。目前,由于社会对社区安防的重视,很多社区都安装有门禁系统,人员或车辆凭磁卡进出社区,但这种门禁系统自动化程度及安全系数低,不法人员仍有可乘之机进入社区内,给社区安全带来隐患,不利于及时地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另外,部分社区内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将拍摄的图像传输给安保监控中心,安保监控中心需要24小时安排值班人员值守,费时费力,且值班人员有时难以对不法分子进行有效排查,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依然难以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联网安防监控智能管理系统,其能够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对社区内进行实时监控、监管、智能分析、智能识别、自动巡检、安防联动,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社区的安全系数,有效保障了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互联网安防监控智能管理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服务器及报警处置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社区访客的图像数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社区访客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其输入端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服务器的输入端,所述服务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处置模块。
优选地,所述采集模块采用多个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为图像识别装置或活体识别装置。
优选地,所述活体识别装置为虹膜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或面部识别装置。
优选地,所述报警处置模块包括中心监控端、LED显示屏及喇叭。
优选地,所述报警处置模块还包括信息提醒模块,所述信息提醒模块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蓝牙等连接手机终端、电脑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社区内进行实时监控、智能识别、智能联动、自动巡检,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社区的安全系数,有效保障了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互联网安防监控智能管理系统,包括采集模块100、数据分析模块200、服务器300及报警处置模块400,其中:
采集模块100用于采集社区访客的图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采集模块100采用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布设在社区内的各个关键位置。
数据分析模块200用于对社区访客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其输入端连接采集模块100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服务器300的输入端。数据分析模块200采用图像识别装置或活体识别装置。活体识别装置可以为虹膜识别装置、语音识别装置或面部识别装置。
服务器300的输出端连接报警处置模块400。报警处置模块400包括中心监控端、LED显示屏、喇叭及信息提醒模块,信息提醒模块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包括便不限于GSM等)、蓝牙等连接手机终端、电脑或其他智能终端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通过摄像头采集社区访客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200;
然后,数据分析模块200对社区访客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判断社区访客是正常来客或者异常来客(不法分子、危险分子),得出判定结果;
最后,服务器300基于上述判定结果向报警处置模块400发出控制信号。当判定结果为异常来客时,中心监控端安装的应用软件系统会收到通知,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处理,LED显示屏显示社区安全异常信息,喇叭进行声音报警,信息提醒模块通过线网络、无线网络(包括便不限于GSM等)、蓝牙等连接手机终端、电脑等设备,相关人员收到信息后进行处理或者安全防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和创(厦门)电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南和创(厦门)电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4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距离传输的防爆电话站
-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装在顶部或侧面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