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外科手术用止血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5255.4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3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孔浩;曹兴博;郑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浩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手术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普外科手术用止血钳。
背景技术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在外科手术中,止血钳是最常用到的医疗器械;抢救病人在出血的情况下,服入止血药后,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大动脉,不让血流出。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手术部位的止血,首先用吸引器通过吸引管将出血部位吸净,然后再用止血钳将出血点夹住,当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时,还是会有血水流出,就必须再用吸引器进行抽吸,如此反复,费时也费力,延长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人体血管大动脉比其他血管更难处理,传统的手术钳很难胜任,操作不当还会给手术带来麻烦并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手术用止血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普外科手术用止血钳,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通过连接轴铰接在一起,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头部设置有钳头,两个钳头的夹持部均可拆卸设置有血液引流装置,所述血液引流装置包括夹持垫,所述夹持垫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在夹持垫的内部、引流孔的出口处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出口与医用硅胶血液引流导管的进口连接,若干个引流孔均通过医用硅胶血液引流导管与外部连通,医用硅胶血液引流导管设置在夹持垫的与钳头相接触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夹齿;所述第一钳臂的尾部设置有第一钳柄,所述第二钳臂的尾部设置有第二钳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手握的防滑医用硅胶层,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弹簧片,在第二钳柄的尾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齿条,定位齿条与第一钳柄的尾端卡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钳头上还设置有供医用硅胶血液引流导管贯穿通过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片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夹齿的设置方便夹断血管大动脉,并且对于在夹持点处流出的血液,可通过血液引流导管用吸引管吸出,手术时不用反复交替使用止血钳和吸取器,减少了手术时间;防滑医用硅胶层防止了手术过程中手术钳滑脱,定位齿条令夹持更稳固,弹簧片使得手术钳在夹紧状态下能快速回弹,大大提高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普外科手术用止血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钳臂、2-第二钳臂、3-血液引流装置、4-夹持垫、5-引流孔、6-医用硅胶血液引流导管、7-集液槽、8-通孔、9-夹齿、10-连接轴、11-第二钳柄、12-第一钳柄、13-防滑医用硅胶层、14-弹簧片、15-螺钉、16-定位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浩,未经孔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5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线夹紧机构及生物材料的卷制装置
- 下一篇:组织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