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逆光环境中的交通标志牌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5420.6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2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元;杨勇;姜明;李丹;蒋海峰;韩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60 | 分类号: | E01F9/60;E01F9/619;E01F9/6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逆光 环境 中的 交通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程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逆光环境中的交通标志牌。
背景技术
交通标志牌是一种通过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的图形符号,以管理交通、指示行车方向的交通设施,对于保证道路畅通与行车安全,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交通标志牌通常包括标志底板、粘贴在标志底板正面的逆反射材料层、以及设置在标志底板背面的结构加强件。其中,逆反射材料层上具有由深色反光材料蚀刻得到的文字或其他图案。
然而,当车辆、交通标志牌、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为直线或者类似直线时,交通标志牌对于驾驶人员来说处于逆光环境中,此时,受背面太阳所发出的强光的影响,交通标志牌自身的亮度与该逆光环境的亮度相差过大,将造成该交通标志牌的可视认性能下降,进而导致驾驶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交通标志牌所指示的信息,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提供一种在逆光环境下仍具有较高可视认性能的交通标志牌十分必要。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在标志底板上打孔镶嵌LED发光组件,通过LED的发光来提高交通标志牌在逆光环境中的可视认性能。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交通标志牌额外增加了用于发光的电力负载,其不仅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可用于逆光环境中的交通标志牌。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用于逆光环境中的交通标志牌,包括:标志底板、铺设在所述标志底板的正面的逆反射面层,设置在所述标志底板的背面的结构加强件,所述逆反射面层包括深色底膜和透明逆反射字膜,所述透明逆反射字膜铺设在所述标志底板的正面,所述深色底膜铺设在所述透明逆反射字膜的正面;
所述标志底板和所述深色底膜对应镂空有道路交通标志的图文内容;
所述透明逆反射字膜表面不含有减少所述透明逆反射字膜表面积的结构。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深色底膜的颜色为蓝色、绿色、棕色或黑色。
具体地,所述道路交通标志的图文内容包括交通标志图案和/或文字。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标志底板的材质为铝合金、不锈钢或者合成树脂。
具体地,所述标志底板呈长方形、圆形或者三角形。
具体地,所述结构加强件的外轮廓结构与所述标志底板的外轮廓结构一致,且所述结构加强件上对应所述标志底板上镂空图文内容的位置处为镂空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结构加强件呈田字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结构加强件的材质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交通标志牌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结构加强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通标志牌,通过在标志底板上依次铺设透明逆反射字膜和深色底膜,并在标志底板和深色底膜上对应镂空道路交通标志的图文内容,如此设置,能够使逆光环境下的太阳光透过该交通标志牌上道路交通标志的图文内容,有效提高该图文内容的亮度,进而提高该交通标志牌在逆光条件下的可视认性。而且,通过使用太阳光作为该交通标志牌的背光源,其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便于规模化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用于逆光环境中的交通标志牌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用于逆光环境中的交通标志牌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标志底板,
2逆反射面层,
201深色底膜,
202透明逆反射字膜,
3结构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5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