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置在河道内的密闭污水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5796.7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6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洪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2B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61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河道 密闭 污水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置在河道内的密闭污水检查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旧城区房屋密集,往往直接修建在河道边缘,甚至河岸上,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合流管渠后最终汇入河流,造成河流污染严重,水质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如要将污水管道埋设在河岸上,房屋拆迁量大,管道埋设较深,工程投资大,实施困难,因此很多城市旧城区的污水管道埋设在河道内,沿河岸收集污水。为了防止河水进入污水检查井或者超量污水溢流至河道,现有工程常规做法需将检查井顶面提高至洪水位以上,该做法会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同时对河道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河道内的密闭污水检查井,以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设置在河道内的密闭污水检查井,包括钢筋混凝土的井体、井盖、支座、螺固件,所述的井盖位于井体上方,所述的井盖与支座采用螺固件连接,所述的支座与井体的钢筋焊接,所述的井体上部设置通气管敷设在河堤上,通气管顶部管口高于洪水位。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橡胶垫圈,其设于井盖与支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通气管上方还设置有通气帽。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套管,所述的防水套管安装于通气管与井体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的通气管为双层结构,内层为钢管,钢管外层包覆聚氨酯泡沫塑料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检查井影响行洪安全、破坏河道景观的问题,防止河水进入检查井或超量污水溢流至河道,同时保证井内外气体压力平衡、水流稳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密闭性好、制造成本低、维护管理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井体,2:井盖,3:支座,4:螺栓,5:螺帽,6:密封橡胶垫圈,7:防水套管,8:通气管,81:钢管,82:聚氨酯泡沫塑料层,9:通气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设置在河道内的密闭污水检查井,包括钢筋混凝土的井体1、井盖2、支座3、螺固件(本实施例为不锈钢螺栓4、螺帽5)、密封橡胶垫圈6、防水套管7。
如图4,井盖2位于井体1上方,井盖2采用盲法兰盘,支座3采用钢管和法兰盘焊接制作。井盖2与与支座3之间设置密封橡胶垫圈6并采用不锈钢螺栓4、螺帽5连接,支座3与井体1的钢筋焊接。
如图3,井体1上部设置通气管8沿河堤敷设,通气管8为双层结构,内层为钢管81,钢管81外层包覆聚氨酯泡沫塑料层82。通气管8顶部管口高于洪水位,通气管8上方还设置有通气帽9。通气管8与井体1连接处安装防水套管7,以保证井体1的密闭。通气管8的设置可排除井内沼气及其它废气,保证井内外气体压力平衡、水流稳定。
本实用新型检查井为密闭结构,可以埋设在河道边缘,井盖仅高于常水位,不影响河道景观,同时密闭结构可以防止河水进入污水检查井或者超量污水溢流至河道。将本实用新型埋设时只需将通气管顶部设于洪水位上方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5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