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5980.1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4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廷;罗楠;张全刚;吴国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相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03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插片式 移动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插座,尤其涉及一种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
背景技术
传统家庭装潢布线的方式使得插座孔数量和位置相对固定,在实际使用中,如果需要连接距离较远的电器或插座数量不够时只能另外使用排插,灵活性较差,杂乱的电线使得家里存在安全隐患,而如果在常用位置多安置一些插座孔又会使得墙内布线变得复杂,而且装潢布线时很难准确预知恰到好处的插座孔安装位置和数量。
国际专利申请WO2008/132593A2公开了一种移动插座,但是,这种插座的电力连接导轨内部采用弹性导体,使用时,插片的刚性触点与该弹性导体相连接,将电力从电源引入插座内,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电力连接导轨内部的弹性导体发生形变,使得其他插座在使用时,容易出现连接不可靠,供电不稳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安装简便、连接可靠、供电稳定、使用灵活的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插片,所述的壳体至少一个侧面上设有与插头连接的插孔,所述的插片可伸缩地安装在壳体内,且在插片上设有与电源的火线、地线和零线接触的弹性导体触点;使用时,插片从壳体中弹出,并通过弹性导体触点与电源的火线、地线和零线抵接导通,将插头插入壳体上的插孔即可。
所述的插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弹性导体触点,且至少两个弹性导体触点设置在同一个面上。如两孔插座,对应设置两个弹性导体触点,三孔插座对应设置三个弹性导体触点。各弹性导体触点位于同一个面,可以简化其与电力导轨的接触结构,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或者,所述的插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弹性导体触点,各弹性导体触点分散设置在插片的不同侧面,如分别设置在前后或左右两个面上。
或者,所述的插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弹性导体触点,其中至少一个弹性导体触点设置在插片底面。
所述的插片由两块绝缘板夹设导电金属组成,所述的导电金属设有至少两条,如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三条或四条或六条等多条强电导电金属,还可以同时配置多根弱电导电金属,导电金属一端露出绝缘板表面形成弹性导体触点,另一端与壳体上的插孔处的夹头导电片连接。
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取电单元、伸缩单元和按钮单元,各单元单独设置组合安装在壳体内,或者与壳体一体化设置。
所述的取电单元为插座对应的插孔组件,包括插孔,和插孔处设置的夹头导电片;
所述的插片内的导电金属通过导线与夹头导电片(如夹头铜片等)连接;
或者,在壳体内设置固定弹性触点,该固定弹性触点通过导体连接夹头导电片,所述插片内的导电金属内侧端也设置弹性触点,当插片从壳体中弹出时,所述弹性触点与所述固定弹性触点抵接导通。
所述的伸缩单元包括滑槽和长弹簧,所述的滑槽设置在壳体内两侧,所述的长弹簧设置在滑槽内,且长弹簧连接所述插片的一端,所述的插片沿滑槽在壳体内伸缩,使用时,通过长弹簧推动插片沿滑槽弹出。
所述的按钮单元包括按钮、开关键槽、限位键和短弹簧,所述的按钮通过限位键和其上设置的短弹簧连接开关键槽,所述的插片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键相匹配的两组限位卡槽,当插片缩入壳体内时,插片前端的一组限位卡槽卡入限位键内,将插片锁定在壳体内,使用时,按压按钮,所述限位键压缩短弹簧,插片解锁,并在长弹簧的作用力下弹出,释放按钮,插片后端一组限位卡槽卡入限位键内再次锁定。
所述的插片上还设有限位凸台,插片从壳体中弹出时,通过限位凸台限位。
所述的壳体内还留有空腔,用于安装智能芯片,所述的取电单元还可以是路由器、传感器、报警器、探测器、充电器或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座是配套电力连接导轨使用的,所述的电源的火线、地线和零线安置在电力连接导轨内,使用时,所述的插片插入电力连接导轨,使插座带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相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相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5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插拔式射频同轴连接装置
- 下一篇:通讯接头接线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