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还书机用书本收集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6053.1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6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还书机用 书本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借还书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室内还书机用书本收集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高校和政府图书馆大多是通过条码和磁条的方式实现对书籍的管理。用条码来识别图书的相关信息,磁条来保证图书的安全。读者通常要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上班期间才能进行借阅和归还操作。在读者与工作人员的上下班时间几乎同步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在图书馆闭馆后或无需进图书馆就能够及时将所借图书还回或将书借阅。而现有的室内还书机上的书本收集箱体一般是一个矩形体,书本通过扫描后直接掉落在书本收集箱体的底板上,其由于是直接掉落在底板上,容易使书受损,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还书机用书本收集箱,它可以对掉落的书本产生缓冲效果,保证其掉落缓慢,减少损坏,同时,其具有防护罩可以进行锁住,从而防止书本被非工作人员取走而受到损失。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室内还书机用书本收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侧板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缓冲板块,箱体的底板上固定有凸起柱,凸起柱的顶面具有插孔,弹簧插套在插孔中,移动板在箱体内,移动板的底面固定有插杆,插杆插套在对应的插孔中并压靠在弹簧上,移动板的后部具有限位杆,限位杆插套在箱体中的后部固定有的隔板上具有的竖直限位槽中,箱体的顶部盖合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前端通过合页铰接有连接板。
所述移动板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的顶面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上端插套在弹性板的背面固定有的连接块的底面具有的缓冲插孔中并固定在缓冲插孔的顶面上。
所述缓冲板块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上部具有向后折弯并向下倾斜的斜板部,斜板部的两侧具有向下折弯的侧边部,连接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前侧板上。
所述防护罩上固定有手持部和锁体,锁体的底部具有折弯部,折弯部压靠在隔板上部具有的锁紧折弯板上。
所述防护罩的侧壁和顶面上固定有透明塑料板,透明塑料板覆盖防护罩的侧壁和顶面上具有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对掉落的书本产生缓冲效果,保证其掉落缓慢,减少损坏,同时,其具有防护罩可以进行锁住,从而防止书本被非工作人员取走而受到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换角度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如图1至5所示,一种室内还书机用书本收集箱,包括箱体50,所述箱体50前侧板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缓冲板块60,箱体50的底板上固定有凸起柱51,凸起柱51的顶面具有插孔52,弹簧53插套在插孔52中,移动板54在箱体50内,移动板54的底面固定有插杆55,插杆55插套在对应的插孔52中并压靠在弹簧53上,移动板54的后部具有限位杆541,限位杆541插套在箱体50中的后部固定有的隔板56上具有的竖直限位槽561中,箱体50的顶部盖合有防护罩70,防护罩70的前端通过合页铰接有连接板71。
进一步的说,所述移动板54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46,缓冲板546的顶面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542,缓冲弹簧542的上端插套在弹性板543的背面固定有的连接块544的底面具有的缓冲插孔545中并固定在缓冲插孔545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缓冲板块60包括连接部61,连接部61的上部具有向后折弯并向下倾斜的斜板部62,斜板部62的两侧具有向下折弯的侧边部63,连接部6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箱体50的前侧板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防护罩70上固定有手持部72和锁体73,锁体73的底部具有折弯部731,折弯部731压靠在隔板56上部具有的锁紧折弯板566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防护罩70的侧壁和顶面上固定有透明塑料板74,透明塑料板74覆盖防护罩70的侧壁和顶面上具有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6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