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救生服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6059.9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9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苒;孙亚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亚非 |
主分类号: | B63C9/087 | 分类号: | B63C9/08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救生服。
背景技术
救生衣是船员、水上作业人员等在发生意外落水或事故时用以保护落水人员不会溺水的服装。目前常见的救生衣是马甲式救生衣,多用于人们平常水上作业,作为简单急救物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其仅仅能提供浮力,人体和水无法通过马甲式救生衣隔离。水温通常要低于气温,尤其冬天水温尤其寒冷,落水者浸泡在水中,身上热量流失非常快,马甲式救生衣没有保暖措施,这就需要救援人员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救援,但往往救援人员到达需要一定时间,更甚于海上救援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很多落水人员由于等不到救援者而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救生服,该防水救生服可供民、军、海上人员等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使人员落水后生存5-7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救生服,包括封闭式的救生服本体,所述救生服本体包括一体连接的头部、上装部和下装部,所述头部与上装部通过防水拉链连接,所述救生服本体外部上装部与下装部之间设有腰带,所述救生服本体从上装部胸部至下装部裆部设有防水拉链;所述头部设有与外界交换空气的通气管道。
所述头部为帽式结构,头部后侧与上装部一体连接,前侧设有防水拉链。
所述头部设有面罩,面罩为有机玻璃制成,与人脸位置相配合。
所述上装部的衣袖为蝙蝠袖,所述蝙蝠袖从手腕处至上装部腰部设有第一拉链。
所述上装部胸部还设有防水卡的袋状抛物袋,供人员从内部向外扔除垃圾。
所述下装部裤腿从大腿处至脚面设有第二拉链。
所述救生服本体进一步包括可拆卸的脚蹼,所述脚蹼可弯折,脚跟处设有转轴和弹簧,使脚蹼脚部可以弯折至与脚蹼腿部部分为一平面。
所述头部除面罩部分、上装部上部及外侧袖部部分设有太阳能接收器,接收太阳能可供电器用电。
所述上装部后面腰带上方、下装部膝盖处以及下装部脚底及脚面处设有碳纤维电热片。
所述腰带处设有挂环,挂环通过连接件连接至上装部肩部的挂钩,挂钩与上装部肩部固定连接。
所述挂钩上挂有海水淡化泵,通过管道连接至救生服本体内部,给人员提供饮用水;所述挂钩处还自带5米救生绳,用于人员之间相互连接;所述上装部挂钩处还设有红色警示灯,通过夜晚闪烁以发出求救信息。
所述上装部内部设有储物仓,储物仓开口处设有弹性件,可供人员拿取物品后及时封闭储物仓。
所述救生服本体内层覆盖有泡沫橡胶,泡沫橡胶里层加有红外线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救生服完全防水,可使人体与水隔离开,并有通气管道供人体呼吸;本防水救生服外加脚蹼,可在需要时为人员提供前进动力;防水救生服内部置有太阳能接收器,可供电器用电;内置保暖材料和碳纤维电热片,为人员供暖,保证人员不受寒冷侵蚀;内置储物仓,可带有食物、生理用品、必需装备等,外部加有海水淡化泵给人员提供淡水,可以使人员落水后生存5-7天;整个防水救生服可供人员带着衣服穿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供民、军、海上人员等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救生服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救生服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救生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救生服太阳能接收器和碳纤维电热片前面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救生服太阳能接收器和碳纤维电热片后面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救生服拉链解开后正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救生服拉链解开后背面示意图;
图中,1为头部,2为上装部,3为下装部,4为防水拉链,5为腰带,6为通气管道,7为面罩,8为衣袖,9为第一拉链,10为第二拉链,11为横向拉链,12为脚蹼,13为太阳能接收器,14为碳纤维电热片,15为挂环,16为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防水救生服,包括封闭式的救生服本体,救生服本体包括一体连接的头部1、上装部2和下装部3,头部1与上装部2通过防水拉链4连接,救生服本体外部上装部2与下装部3之间设有腰带5,救生服本体从上装部2胸部至下装部3裆部设有防水拉链4;头部1设有与外界交换空气的通气管道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亚非,未经孙亚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6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