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泡封口机玻壳固定与落料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6239.7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英;俞明忠;王启军;沈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亚茂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40 | 分类号: | H01J9/40;H01K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泡 封口机 固定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泡封口机的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泡封口机玻壳固定与落料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灯泡生产中,广泛使用落料式火焰熔封方式使玻璃外壳和灯芯间形成真空密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采用旋转式多工位封口设备进行。所谓落料式熔封是指使用合适温度的火焰加热玻壳中下部,玻壳火焰加热部位随着温度上升而发生软化,在重力作用下玻壳下部产生下坠,使加热部位的玻壳收缩,接触到灯芯的玻璃喇叭口,在火焰加热下使玻壳和喇叭口粘合在一起形成真空密封,然后用模具对封口部位进行吹制整形。
而在封口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质量缺陷有外观不良(主要是歪肩类的缺陷)、玻璃偏薄造成的封口强度不够、应力不良等。其中,歪肩产生主要是封口过程中玻壳、灯芯和整形模具相互间的同轴度不良造成的。由于整形用的模具一般按照玻壳的最大直径进行设计的,玻璃在火焰加热后软化,如果不同轴,容易在模具整形后产生玻璃一边多一边少的偏心现象即歪肩。而封口强度主要取决于玻璃厚度和残余应力大小,残余应力问题暂不在此讨论。而玻璃厚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玻璃余料的落料速度和长度,速度越快或长度较大则会造成玻璃变薄程度加大,玻璃强度变差。
原来,行业内普遍利用调整工的技能与经验,依靠火焰高度与大小变化来控制落料速度,依靠设备的工位上加装定位块来控制落料长度,由于火焰的燃烧气体与助燃气体压力的波动,造成火焰温度不能恒定,因此最终产品的质量也是波动的。
因此,社会迫切需求一种能够改善灯泡封口机中玻壳与灯芯间的同轴度的机械装置,以应用于现有的灯泡封口机中改变因同轴度不够精准而产生封口质量缺陷。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泡封口机玻壳固定与落料控制装置,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灯泡封口机玻壳固定与落料控制装置,安装于灯泡封口机中,包括安装板、夹钳、曲臂机构、以及固定板,其中,
所述的夹钳安装在所述的曲臂机构上,且所述的夹钳与所述的曲臂机构间的相对位置可调整;
所述的曲臂机构铰接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板上,且所述的曲臂机构与所述的安装板的连接端设置有一连杆,所述的连杆与外部驱动装置相连;
所述的固定板一端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的灯泡封口机中。
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的固定板可沿着所述的滑轨相对于所述的安装板进行上下滑动,且所述的安装板的下部设置有一呈阶梯状的距离控制块,并在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爪型支撑,所述的爪型支撑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固定板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的距离控制块的阶梯面上。
所述的曲臂机构包括左右相对称设置的左曲臂和右曲臂,且所述的左曲臂和所述的右曲臂均铰接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板上,所述的连杆设置于所述的右曲臂上。
所述的左曲臂和所述的右曲臂不连接所述的夹钳的一端相互抵靠,并在相抵靠的面上设置相互啮合的轮齿。
较佳的,所述的夹钳上开设有腰形孔,并穿设螺钉与所述的曲臂机构相连接和调整前后及左右位置。
较佳的,所述的固定板与所述的灯泡封口机相连接的一端还开设有腰形孔。
较佳的,所述的爪型支撑铰接在所述的固定板上的一端还向外形成有一撞击面。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的夹钳可位置调整的安装于所述的曲臂机构中,使得有效的改善了玻壳与灯芯间的同轴度;
(2)所述的距离控制块和所述的爪型支撑的组合设置,使得可有效控制玻壳余料的落料速度和落料距离,从而保证灯泡封口外观质量以及封口部位强度;
(3)左右曲臂铰接在所述的安装板上,并两端面相互抵靠,使得能够分别以铰接端为支点同步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灯泡封口机玻壳固定与落料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灯泡封口机玻壳固定与落料控制装置的夹钳夹住玻壳颈部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会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相同构造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亚茂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亚茂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62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能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
- 下一篇:保险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