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谷粒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6261.1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大原一志;山本次郎;村濑鹰人;中井正司;二神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F12/46 | 分类号: | A01F12/46;A01D4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粒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粒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联合收割机等使用的谷粒排出装置,公知有通过从送风装置供给的输送风来将谷粒箱内的谷粒排出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在具有行驶装置的底盘的前侧设置收割装置,在底盘的上侧设置操纵部、脱粒装置以及谷粒箱,在该谷粒箱的底部设置将谷粒箱内的谷粒送向下方的输送筒内的送出装置,在输送筒的入口侧设置送风装置,在输送筒的出口侧设置引导谷粒排出用的排出筒。
并且,公知有能够使这样的排出筒在谷粒的输送方向上伸缩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5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01426号公报
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引导谷粒排出用的排出筒不能调节长度,因此,有时会因为与谷粒的排出目标的位置关系而给排出作业增加麻烦。并且,虽然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排出筒能够调节长度,但是在伸长排出筒的情况下,具有因为排出筒内的输送风的风速下降、输送效率降低而排出作业所需的时间增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够更容易且迅速地排出谷粒的谷粒排出装置为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技术文案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为一种谷粒排出装置,该谷粒排出装置具有:与输送谷粒用的送风装置60连接的第一输送筒20;以及与该第一输送筒20的末端部20b连接的伸缩自如的第二输送筒3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输送筒30上具有:与第一输送筒20的末端部20b连接的内侧筒32;以及在伸缩方向上移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内侧筒32的外周上的外侧筒31,所述内侧筒32的基端部32a被插入并固定于第一输送筒20的末端部20b,所述内侧筒32的内径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一输送筒20的内径以及外侧筒31的内径小。
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谷粒排出装置中,在所述内侧筒32的基端部32a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锥部35,该锥部35减小与第一输送筒20的内周面之间的阶梯差。
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谷粒排出装置中,所述谷粒排出装置具有第一支承部件22,所述第一输送筒20的上部弯曲,该第一支承部件22从下侧支承该弯曲的部位。
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谷粒排出装置中,在谷粒存积装置7的下部具有将该谷粒存积装置7内的谷粒送出至所述第一输送筒20侧的送出装置62,所述谷粒排出装置构成为,在对谷粒的排出进行停止操作的停止开关90被操作的情况下,在所述送出装置62停止之后,所述送风装置60停止。
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谷粒排出装置中,所述谷粒排出装置具有将所述第二输送筒30支承在收纳位置的第二支承部件33,在所述第二输送筒30的外侧筒31的外周上具有加强部件31A,在该第二输送筒30缩到最短而被支承于第二支承部件33时,该加强部件31A与该第二支承部件33抵接。
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为,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谷粒排出装置中,在所述内侧筒32的基端部32a上配置有使所述第二输送筒30伸缩的伸缩驱动装置40,在该伸缩驱动装置40的罩44的基部上具有的凸缘部44a借助于固定件44b被固定在所述内侧筒32的基端部32a上。
根据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在第二输送筒30上具有:与第一输送筒20的末端部20b连接的内侧筒32;以及在伸缩方向上移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内侧筒32的外周上的外侧筒31,因此,能够使外侧筒31相对于内侧筒32移动而使第二输送筒30伸缩,能够不论与排出目标的位置关系如何而容易地排出谷粒。
并且,将侧筒32的内径设定为比第一输送筒20的内径以及外侧筒31的内径小,因此,内侧筒32中的输送风的风速变得比第一输送筒20中的输送风的风速快,能够防止谷粒的在内侧筒32内停滞、堵塞,顺畅地排出谷粒。
根据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效果的基础上,在内侧筒32的基端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锥部35,该锥部35减少与第一输送筒20的内周面之间的阶梯差,因此,能够通过第一输送筒20与内侧筒32的连接部上的阶梯差来降低输送的谷粒损伤。并且,作为从送风装置60送来的空气的流路的第一输送筒20与第二输送筒30上的阶梯差减小,因此,空气的气压损失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关农机株式会社,未经井关农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6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