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拐点变宽度光带的均匀性优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6264.5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梅文;王春才;李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8/00;F21W101/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拐点 宽度 光带 均匀 优化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光带造型的均匀性优化结构,对于空间拐点多且变宽度的光带造型,也能很好的实现均匀性。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普及,车灯的造型越来越多变且趋于复杂,光带成为一种常见的车灯造型效果。早期的光带造型比较简单,拐点少,宽度变化小,多通过片状光导或圆柱形光导和置于光导端部的LED颗粒直接实现;发展到现在,光带的造型越来越复杂,对均匀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了通过LED点阵和光扩散内透镜的反射式光学结构,但这种实现方式LED使用颗数多,成本高,且对LED和内透镜的相对布置空间有要求,所以不一定是主机厂的优选。中国专利“一种带内透镜的汽车用光导灯具”,公告号CN201764376U中提及的光导结构,就是通过圆柱形光导和内透镜实现,但其不能很好地实现变宽度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弊端而提供一种均匀性好,空间节省,经济实用,适用于多拐点变宽度光带的均匀性优化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拐点变宽度光带的均匀性优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导支架,所述光导支架上设有片状光导;所述光导支架上还设有且是位于所述片状光导外侧的内透镜;所述片状光导一端设有LED光源,另一端为锯齿状。
优选的,以所述片状光导的锐角拐点为界,将所述片状光导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端部在所述片状光导的锐角拐点处相接;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连接处的端部设有分别照向其另一为锯齿状端部的LED光源。这样,利于打散光线,避免亮斑。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段的拐点处设有LED光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相接处为直边,且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均是通过钝角过渡到所述直边。这样,拼接处的光导区别于现有的圆角过渡,利于打散光线,避免亮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空间需求小,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均匀性好,经济实用,适用于多拐点变宽度光带的新型均匀性优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带造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带造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带造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导分段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光导一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断面图
图中:第一拐点1、第二拐点2、第三拐点3、片状光导4(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直边4.3)、LED光源5、锯齿状6、光导支架7、内透镜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1~图7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例的光带造型一共有三个空间拐点:第一拐点1、第二拐点2和第三拐点3,其中第二拐点2为锐角拐点,在此处光带宽度不均匀,首先排除整体式等直径圆柱形光导,其次因为第二拐点2呈锐角形式,整体式片状光导在锐角处会有很大的亮斑,难以优化,所以在以片状光导4的锐角拐点——第二拐点2为界,将所述片状光导4分为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
如图4至图6所示,以片状光导4的锐角拐点——第二拐点2为界,将所述片状光导4分为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所述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的端部在所述片状光导4的第二拐点2处相接;所述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连接处的端部设有分别照向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另一为锯齿状6端部的LED光源5;所述第二段4.2的拐点——第三拐点3处也设有LED光源5;所述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的相接处为直边4.3,且所述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均是通过钝角过渡到所述直边4.3。这样,拼接处的光导区别于现有的圆角过渡,采用直边,避免采用圆角,再在片状光导4的端部采用锯齿结构,利于打散光线,避免亮斑。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拐点变宽度光带的均匀性优化结构,包括光导支架7,所述光导支架7上设有片状光导4;所述光导支架7上还设有且是位于所述片状光导4外侧的内透镜8;所述片状光导4一端设有LED光源5,另一端为锯齿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6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流体阀及其建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牛奶体细胞计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