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8734.1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9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锋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废水 循环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废水循环处理装置,一般都是利用直接电源发电供废水循环处理器使用,此种类型废水循环处理装置需要大量能源而且操作麻烦,对用户带来了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原理科学、实用性强的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由絮凝装置、澄清装置、氧化增氧装置、支撑杆和太阳能电池板构成。所述絮凝装置与所述澄清装置叠置而成,所述澄清装置与所述氧化增氧装置叠置而成,所述絮凝装置与所述澄清装置、所述氧化增氧装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氧化增氧装置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支撑杆顶部相连。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氧化增氧装置与所述支撑杆可用转轴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述絮凝装置与所述澄清装置、所述氧化增氧装置之间可通过凸槽和凹槽咬合拼接而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可旋转的固定在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属于农业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其包括絮凝装置、澄清装置和氧化增氧装置,絮凝装置可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絮凝在一起,再经过澄清装置澄清,上清液溢流至氧化增氧装置内,通过臭氧氧化消毒,再经过加氧提高水中的溶解氧气量,从而得到的水可返回水产养殖中。而其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絮凝装置、澄清装置、氧化增氧装置提供电力,使水源通过絮凝装置、澄清装置、氧化增氧装置进行净化。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地净化水源,而且能够利用免费的清洁能源提供电力,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解决了连接电源复杂麻烦的问题,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絮凝装置;2澄清装置;3氧化增氧装置;4支撑杆;5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进行详细阐述。
如附图所示,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由絮凝装置1、澄清装置2、氧化增氧装置3、支撑杆4和太阳能电池板5构成。所述絮凝装置1与所述澄清装置2叠置而成,所述澄清装置2与所述氧化增氧装置3叠置而成,所述絮凝装置1与所述澄清装置2、所述氧化增氧装置3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支撑杆4与所述氧化增氧装置3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与所述支撑杆4顶部相连。
具体实施中,所述絮凝装置1、澄清装置2、氧化增氧装置3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菱形,当然还可以为其他任意形状,同理所述支撑杆4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的形状可为长方形、圆形等,可以理解的是,要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与阳光接触面积较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仅仅显示出了此种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大体结构,该装置的实际构造是该大体结构的具体化。具体实施中,所述支撑杆4可为塑料材质,当然支撑杆4还可以采用其他材质,只要能够与氧化增氧装置3和太阳能电池板5相配合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由絮凝装置1、澄清装置2、氧化增氧装置3、支撑杆4和太阳能电池板5构成。絮凝装置可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絮凝在一起,再经过澄清装置澄清,上清液溢流至氧化增氧装置内,通过臭氧氧化消毒,再经过加氧提高水中的溶解氧气量,从而得到的水可返回水产养殖中。而其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絮凝装置、澄清装置、氧化增氧装置提供电力,使水源通过絮凝装置、澄清装置、氧化增氧装置进行净化。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废水循环处理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地净化水源,而且能够利用免费的清洁能源提供电力,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解决了连接电源复杂麻烦的问题,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锋,未经肖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8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器鳍片扣合装置
- 下一篇:碳酰氟和六氟环氧丙烷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