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剥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9206.8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1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孝胜;郑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永煜电站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1/06 | 分类号: | A01F1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晓辉 |
地址: | 1504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剥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剥皮系统,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从籽粒颜色上分有黑色、紫色、黄色、白色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保鲜与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鲜食玉米食用部分为未成熟的幼嫩果粒,采后呼吸代谢旺盛,糖分转化快,且容易失水变质,所以很难作长期贮藏,如想长时间贮藏或周年供应市场,须进行速冻保鲜。
目前的鲜食玉米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剥皮,人工剥皮不但剥皮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还存在剥皮质量不一致,甚至导致玉米浪费的问题,人们为了克服上述困难,研制出了鲜食玉米剥皮机,当多个玉米棒通过玉米传送机构传送给剥皮主机时,剥皮主机上先将玉米棒固定而后进行剥皮,此时的玉米棒的顶部和根部均需定位才能够使玉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鲜食玉米棒的内部有沿玉米棒轴向方向的软芯,固定玉米棒的顶部和根部需要通过固定软芯实现,太大冲击力固定玉米棒,玉米棒软芯会发生破损或破碎,太小冲击力固定玉米棒,玉米棒会因固定不稳而发生位移变化,影响其剥皮效果,目前尚未有专用装置实现对玉米棒稳定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剥皮系统,以解决玉米在剥皮过程中其顶部和底部因缺少准确定位而严重影响其剥皮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米剥皮系统,它包括主机框架、主机转轴、上定位机构、吹皮机构和下定位机构,所述主机转轴位于主机框架内,所述上定位机构、吹皮机构和下定位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主机框架和主机转轴之间;
上定位机构包括顶针用凸轮、扶正套用凸轮、上限位圈用凸轮、多个限位顶针组件、多个扶正套组件和多个上限位圈组件,所述顶针用凸轮、扶正套用凸轮和上限位圈用凸轮均为盘凸轮,所述顶针用凸轮、上限位圈用凸轮和扶正套用凸轮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在主机框架上,多个限位顶针组件沿顶针用凸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扶正套组件沿扶正套用凸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上限位圈组件沿上限位圈用凸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吹皮机构包括高压气瓶、支架、主管道、多个电磁阀和多个出气风管,主管道安装在支架上并与高压气瓶连通,多个电磁阀和多个出气风管均安装在支架上,多个出气风管所吹出的气流形成圆环形封闭的气幕或圆弧形气幕,电磁阀和出气风管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电磁阀的一端均与主管道连通,每个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其对应的出气风管连通;
下定位机构包括旋刀用凸轮、下限位圈用凸轮、多个旋刀组件和多个下限位圈组件,旋刀用凸轮和下限位圈用凸轮均为盘凸轮,旋刀用凸轮与下限位圈用凸轮同轴设置且旋刀用凸轮位于下限位圈用凸轮内,多个旋刀组件沿旋刀用凸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下限位圈组件沿下限位圈用凸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限位顶针组件与旋刀组件上下一一对应设置,限位顶针组件与扶正套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上限位圈组件与下限位圈用凸轮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限位顶针组件穿过其对应的扶正套组件插设在玉米的顶部,每个旋刀组件插设在玉米的根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限位顶针组件、扶正套组件和旋刀组件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玉米棒上下双向定位,吹皮机构可将玉米棒上的玉米叶剥离玉米棒,再通过上限位圈组件和下限位圈组件将玉米棒压紧实现玉米叶的撕扯工作,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玉米棒剥皮的流水化作业。
2、限位顶针组件中通过光轴、转动轴承、顶针杆和针头之间的配合设置使针头准确且平稳地从玉米棒顶部扎入玉米的软芯;旋刀组件中通过旋转柱、第二固定轴、第三滚轮、电机、底板和多个刀尖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刀头部准确从玉米棒根部扎入玉米的软芯,从而实现对玉米棒顶部和根部定位工作。
3、本实用新型经过大量样品试验最终得到限位顶针组件中针头的最佳设置尺寸及形状,针头为钝头,钝头的设置不但能够使其稳定地扎入玉米棒的软芯中,且能够保证玉米棒的完整性,避免扎透玉米棒或扎入深度不够的情况出现,减少玉米的浪费,钝头扎入玉米棒的软芯的深度为4至6厘米。限位顶针组件中转动轴承的设置是为了顶针杆在玉米的自转带动下在光轴的孔内转动,增强顶针杆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永煜电站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永煜电站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9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