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游戏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9526.3 | 申请日: | 2015-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8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茅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茅鸿勇 |
主分类号: | A47D13/06 | 分类号: | A47D13/06;A47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游戏 | ||
1.一种儿童游戏床,包括四条床腿(1)和置于床底中部能折叠和展开床体的控制部,在相邻两条床腿(1)之间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中部能折叠的支撑横杆(11),所述支撑横杆(11)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床腿(1)顶部活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每条所述床腿(1)的底部分别与对应的一根连杆(12)的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部对应位置活动相连接,本儿童游戏床还包括有四条控制线(13),每条控制线(13)的上端分别与各自对应支撑横杆(11)中部能折叠的折叠机构活动相连接,每条控制线(13)的下端分别与控制部内的对应牵动部(2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壳盖(2)、壳体(21)、牵动部(25)、带动对应牵动部(25)转动的传动部(22),所述牵动部(25)与传动部(22)均为四个,所述壳盖(2)能上下活动地盖置于壳体(21)的顶部上,所述传动部(22)与牵动部(25)均位于壳体(21)的内腔中,所述传动部(22)的内壁分别与上下贯通的套框(24)对应部相固定而形成一体结构,且传动部(22)以套框(24)为中心对称地设置于在一起,每个传动部(22)的顶部与壳盖(2)的底部相连接,且所述传动部(22)能随壳盖(2)一起上下移动,每根连杆(12)的另一端分别伸入壳体(21)内与对应的传动部(22)活动相连接,且每根连杆(12)分别通过各自的转动轴与壳体(21)对应位置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在每相邻两个传动部(22)之间分别设置有拔动部,每个牵动部(25)位于对应拔动部上方的壳体(21)内腔中,每个牵动部(25)的中部分别通过杠杆式的转轴(26)能摆动地设置于壳体(21)内,所述转轴(2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位置的壳体(21)上,所述牵动部(25)的顶部分别与伸入壳体(21)内对应控制线(13)的一端相连接,当拔动部向上移动时能顶触牵动部(25)的下部向外移动而使牵动部(25)的顶部向里移动而拉动对应控制线(13)向里移动,当拔动部向下移动时牵动部(25)能自动复位至起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动部(25)能自动复位至起始状态的结构为:在牵动部(25)的转轴(26)上设置有当拔动部下移时能自动复位到限位杆(29)上的复位弹簧(27);在每个所述的拔动部由固定块(3)和拔动片(31)组成,所述固定块(3)有两块并通过轴销与传动部相固定,所述拔动片(31)设置于两块固定块(3)内,所述轴销有前后两根,两根轴销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位置的传动部(22)上,其中前轴销(32)轴向穿过拔动片(31)的中部,且前轴销(32)与拔动片(31)能相对转动,所述拔动片(31)的尾端伸入后轴销(34)的底部下方,当传动部(22)上移时后轴销(34)的底面能与拔动片(31)的上表面相支撑,并在前轴销(32)上设置有当拔动片(31)失去外力时能使拔动片(31)复位至底部状态时的扭簧(33),且所述复位弹簧(27)的扭力要大于扭簧(33)的扭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茅鸿勇,未经茅鸿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95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醋酸氟卡胺口服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红糖的面膜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