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环类工件的热处理定形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9932.X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蒲海亮;盛昆川;尹治虹;吴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C21D9/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工件 热处理 定形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处理定形工装,特别涉及一种薄壁环类工件的热处理定形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轮机的生产制造中,会用到各种薄壁环类工件,如止动环、调整环、活塞环和密封环等,这些工件在制造和装配时对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机械加工手段和热处理方法对这类工件的变形控制比较薄弱。目前常用的控制薄壁环类工件变形的方法有:1)对已经变形的工件进行冷校型,再对冷校型的工件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校型应力;2)在薄壁环类工件热处理过程中采用一些定形工装限制工件变形。但是,冷校型会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害,校型困难且费时费力;传统的热处理定形工装一般由上下底板和固定件构成,工件经热处理后,其轴向变形量可达到0.5mm,径向变形量高达2mm甚至更大,而径向的变形一旦产生便很难再校正,并且传统的热处理定形工装每次处理的工件数量少(一般为1-2件),工件易从工装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薄壁环类工件热处理后变形量大且每次热处理的工件数量少的问题,提供一种薄壁环类工件的热处理定形工装。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套筒、压紧套筒和多个垫片;底座套筒包括第一下筒、中筒和第一上筒,第一下筒、中筒和第一上筒均为圆筒且由下至上同轴设置并制成一体,第一下筒、中筒和第一上筒的外径依次减小,待处理的多个薄壁环类工件由下至上依次套装在中筒外侧,薄壁环类工件的下表面与第一下筒的上表面接触,中筒的外径比薄壁环类工件的内径小0.05-0.10mm,中筒的上端设有环形坡口,第一上筒的外侧壁沿圆周设有第一螺纹,压紧套筒包括第二下筒和第二上筒,第二下筒和第二上筒均为圆筒且由下至上同轴设置并制成一体,第二下筒和第二上筒的外径相同,第二下筒的内径小于第二上筒的内径,第二下筒的内侧壁沿圆周设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第二下筒旋拧在第一上筒上,多个垫片均为圆环结构,多个垫片套在中筒外侧且位于薄壁环类工件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筒、垫片和压紧套筒从工件的轴向对工件进行压紧,热处理后工件的轴向变形量小于0.05mm,同时,工件套装在中筒上,由于中筒的外径比薄壁环类工件的内径小0.05-0.10mm,热处理后工件的径向变形量小于0.10mm,与传统的热处理定形工装相比,工件变形量显著降低,且工件不会从工装上脱落;
2、本实用新型中筒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工件大小和生产加工需要进行调整,可满足多个薄壁环类工件同时进行热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工件之间的组织均匀性;
3、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热处理炉,还适用于感应加热,感应加热时感应圈套在工件外侧,避免了感应圈对工装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底座套筒的主视图;
图3是压紧套筒的主视图;
图4是垫片的主视图;
图5是退除工件时底座套筒和压紧套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薄壁环类工件的热处理定形工装包括底座套筒1、压紧套筒2和多个垫片3;底座套筒1包括第一下筒1-1、中筒1-2和第一上筒1-3,第一下筒1-1、中筒1-2和第一上筒1-3均为圆筒且由下至上同轴设置并制成一体,第一下筒1-1、中筒1-2和第一上筒1-3的外径依次减小,待处理的多个薄壁环类工件4由下至上依次套装在中筒1-2外侧,薄壁环类工件4的下表面与第一下筒1-1的上表面接触,中筒1-2的外径比薄壁环类工件4的内径d1小0.05-0.10mm,中筒1-2的上端设有环形坡口1-2-1,第一上筒1-3的外侧壁沿圆周设有第一螺纹,压紧套筒2包括第二下筒2-1和第二上筒2-2,第二下筒2-1和第二上筒2-2均为圆筒且由下至上同轴设置并制成一体,第二下筒2-1和第二上筒2-2的外径相同,第二下筒2-1的内径小于第二上筒2-2的内径,第二下筒2-1的内侧壁沿圆周设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第二下筒2-1旋拧在第一上筒1-3上,多个垫片3均为圆环结构,多个垫片3套在中筒1-2外侧且位于薄壁环类工件4的上方。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中筒1-2的外径比薄壁环类工件4的内径d1小0.05mm。如此设计可减小薄壁环类工件4的径向变形量。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99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