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热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0616.4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4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陈海鹏;徐广伟;梁建英;宋德刚;马云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G01J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热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成像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热像仪。
背景技术
通常红外热像仪固定在特定的方位或者采用云台实现方位调节的。随着红外热像仪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在一些狭窄的环境下如在列车车厢中也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传统的云台式红外热像仪由于云台尺寸受限,体积较大,布置在列车车厢内占用空间较多,而一般的固定式红外热像仪虽然体积较小,但是其镜头方向不易调整。当需要调整固定式红外热像仪的镜头方向时,工作人员需要拆装整个壳体和相应的支架,非常不方便。这些红外热像仪不能满足这些列车车厢中的应用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通过在外壳的一端设置U形槽结构能够实现红外镜头的俯仰调节,避免了使用云台等调节设备而实现红外镜头的角度调节,从而红外热像仪的整体结构尺寸大为缩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包括外壳、红外镜头以及红外机芯,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内凹的U形槽,所述红外机芯设置于U形槽内,所述红外镜头设置于所述红外机芯的前端,且位于所述U形槽的开口侧。
优选地,所述红外镜头为红外锗镜头。
优选地,所述红外机芯的两侧固接有转轴,所述红外机芯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U形槽内两侧的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接合在一起以形成主腔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端边缘由前端到后端依次设置有前端固定孔、中端固定孔以及后端固定孔,所述下壳体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前端固定孔、中端固定孔以及后端固定孔相匹配的螺纹槽孔。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数据网络接口孔和电源孔。
优选地,所述前端固定孔、中端固定孔以及后端固定孔均为沉头孔。
优选地,所述前端固定孔设置于U形槽两侧的外壳上,与所述前端固定孔相匹配的螺栓通过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对所述转轴压紧限位,从而固定所述转轴。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吊装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吊装定位孔的个数不少于两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内凹的U形槽,红外机芯通过转轴设置于U形槽内,避免了使用云台等调节设备而实现红外镜头的角度调节,从而红外热像仪的整体结构尺寸大为缩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热像仪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外壳结构的立体图;以及
图3是图2中外壳后端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红外镜头3红外机芯4转轴
5前端固定孔6中端固定孔7后端固定孔
8数据网络接口孔9电源孔10吊装定位孔
11上壳体12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传统的云台式红外热像仪由于云台尺寸受限,体积较大,布置在列车车厢内占用空间较多,而一般的固定式红外热像仪虽然体积较小,但是其镜头方向不易调整。当需要调整固定式红外热像仪的镜头方向时,工作人员需要拆装整个壳体和相应的支架,非常不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红外热像仪。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热像仪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外壳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热像仪包括外壳、红外镜头2以及红外机芯3,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内凹的U形槽,所述红外机芯3设置于U形槽内,所述红外镜头2设置于所述红外机芯3的前端,且位于所述U形槽的开口侧。其中,所述红外机芯的两侧固接有转轴4,所述红外机芯3通过所述转轴4可转动地设置于U形槽内两侧的外壳上。藉此,能够实现红外镜头的俯仰调节,避免了使用云台等调节设备而实现红外镜头的角度调节,从而红外热像仪的整体结构尺寸大为缩小。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红外镜头2采用焦距为19mm的红外锗镜头,视场角达到24°×18°,红外锗镜头位于车厢中,探测距离可以为0-24m,两台红外热像仪即可完全覆盖整个车厢。红外机芯3通过转轴4可以在外壳的U形槽内进行俯仰转动,当转轴4被外壳压紧时,红外机芯3的角度固定,红外机芯3前端的红外镜头2角度也得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0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