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混合动力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0866.8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5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翁晓明;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40 | 分类号: | F16H61/40;F16H61/4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春雨;逢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合 动力 离合器 自动 变速箱 液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控制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混合动力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汽车使用量在飞速增长,也带来了能源紧张的问题。现在一方面寻求新的能源或驱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改进现有的汽车传动系统,提高运行效率来解决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问题。近年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不顺利,人类逐渐又将目光转向到电动与内燃机混合动力的汽车上。而作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在自动变速器上实现与电机的集成应用。
现有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单泵供油,但对于混合动力来说,低速起步工况、发动机正常工作工况、大载荷工况三不同工况下,单泵供油已经不能满足变速箱的液压控制需求。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对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供油,一般是通过两个档位换向阀分别向高、低档位供油,这使得结构复杂,所需要的软件控制程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满足混合动力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在不同工况下的油压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供油支路、冷却支路、离合器控制支路和档位控制支路,所述供油支路包括并联的电机泵和液压泵,所述电机泵串联蓄能器和单向阀后连接所述冷却支路、所述离合器控制支路和所述档位控制支路,所述液压泵直接连接所述冷却支路、所述离合器控制支路和所述档位控制支路。
优选地,所述档位控制支路包括第一压力调节阀、第二压力调节阀、第一档位调节阀和第二档位调节阀,所述供油支路的油液分别经过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后,经过单独的档位换向阀分配至所述第一档位调节阀或所述第二档位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冷却支路包括主压力调节阀、主压力滑阀、压入式过滤器、冷却器、离合器冷却流量调节阀,所述供油支路的油液经所述主压力调节阀、所述主压力滑阀后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经所述压入式过滤器后进入齿轴冷却油路,另一个支路经所述离合器冷却流量调节阀、所述冷却器后进入离合器冷却油路。
优选地,所述离合器控制支路包括离合器保护阀、第一离合器、第一阻尼器、第一离合器压力调节阀和第二离合器、第二阻尼器、第二离合器压力调节阀,所述供油支路的油液经所述离合器保护阀后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经所述第一离合器压力调节阀、所述第一阻尼器后进入所述第一离合器,另一个支路经所述第二离合器压力调节阀、所述第二阻尼器后进入所述第二离合器。
优选地,所述电机泵和所述液压泵前安装有吸入式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吸入式过滤器之间连接主压力保护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电机泵、蓄能器相配合,并与液压泵并联的双泵配合方式,能够根据低速起步工况、发动机正常工作工况、大载荷工况实现不同的供油油压,从而适应混合动力的油压需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单独的档位换向阀将油液分配至第一档位调节阀或第二档位调节阀,进而分配至高档位或低档位供油,既降低了电磁阀所需数量,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两个档位换向阀进行分别控制而造成的控制程序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混合动力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①-供油支路、②-冷却支路、③-离合器控制支路、④-档位控制支路、1-吸入式过滤器、2-电机泵、3-蓄能器、4-主压力调节阀、5-压入式过滤器、6-冷却器、7-离合器冷却流量调节阀、8-主压力滑阀、9-主压力保护阀、10-液压泵、11-第一离合器、12-第一阻尼器、13-第一离合器压力调节阀、14-离合器保护阀、15-第二离合器压力调节阀、16-第二阻尼器、17-第二离合器、18-第一档位调节阀、19-档位换向阀、20-第一压力调节阀、21-第二压力调节阀、22-第二档位调节阀、2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用于混合动力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中,以虚线框划分为①至④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一个支路,包括:供油支路①、冷却支路②、离合器控制支路③和档位控制支路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0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管模具
- 下一篇:气阀轭、喷油器压板锻件的校正切边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