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发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1141.0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4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余美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江口县梵行仁和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4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发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茶叶处理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茶叶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发酵茶是将茶树芽叶经过萎调,揉切,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对于发酵茶而言,发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然而,传统的茶叶发酵方式大都是让茶叶堆在一起自然发酵,工人按时翻动茶叶,避免茶叶内部温度过高而烧坏茶叶。人工翻动茶叶进行发酵由于内外温度不相同以及与氧气的接触程度不同,容易导致发酵不均匀,导致茶叶质量下降,而且人工翻动茶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从而导致茶叶发酵效率不高,茶叶发酵质量不高。为保证茶叶发酵质量,提高茶叶的发酵效果,目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茶叶发酵装置,例如,公开号为CN204047870U公开了一种茶叶发酵设备,它包括发酵箱、进气箱、出气箱、水箱、风箱、通风管、筛架、发酵筛和筛架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筛架设置于所述发酵箱内,所述进气箱和出气箱分别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发酵箱连通,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电热管,所述水箱一端的顶部通过设置通气通道与所述进气箱连通,所述风箱外端设置有进风口。该技术方案虽然通过采用筛架转动省去人工翻动茶叶的工序,通过出风口使得氧气均匀输入到发酵箱内;但是该发酵装置在发酵过程不能对发酵箱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难以保证茶叶发酵环境的稳定性;同时筛架在转动过程中存在茶叶翻转不均匀,产生茶叶堆积现象,进而影响茶叶的发酵效果。因此现有的发酵装置还不够理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发酵设备,该设备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使用可时刻对箱体内的发酵环境进行监控,从而使箱体内保持良好的发酵环境,提高茶叶发酵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发酵设备,包括箱体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加热管,所述箱体上分别安装有被动轴和主动轴,在被动轴和主动轴上套装有输送带,所述主动轴通过传动带与安装在箱体外侧的电机相连,所述箱体内位于输送带下方还设置有存放平台,在存放平台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底部还设置有水雾喷头。
所述箱体两端对称安装有风机。
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所述箱体端部位于存放平台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箱体底部分别安装有后走行轮和前走行轮。
所述后走行轮为万向轮,前走行轮为定向轮。
所述输送带为网状结构。
所述加热管为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并在箱体底设置加热管和水雾喷头,利用茶叶的有序进料和出料,保证茶叶的发酵时间的恒定;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使用可时刻对箱体内的发酵环境进行监控,当发酵环境不满足标准值时,通过开启加热丝和水雾喷头来实现发酵效果一致性,保证茶叶发酵环境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发酵效果。由于采用网状输送带进行茶叶存放,使得茶叶在发酵过程中搅拌均匀,不易产生堆积,保证发酵过程中的通风良好,保持良好的发酵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管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风机,2-箱体,3-被动轴,4-进料口,5-输送带,6-主动轴,7-传动带,8-电机,9-后走行轮,10-温度传感器,11-加热管,12-水雾喷头,13-湿度传感器,14-前走行轮,15-存放平台,1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江口县梵行仁和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江口县梵行仁和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1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瓜籽瓜瓤分离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制作筋道面条的面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