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拔罐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2717.5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5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爱丽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9/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治疗辅助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生活质量,然而生活节奏加快,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病痛,例如,由于腰部风寒湿邪侵入、腰肌劳损、外力作用扭伤、劳累过度、久坐不动、肾功能减弱、阳气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腰部疼痛,腰部疼痛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腿部疼痛,而使患者活动不便,并且有时腰部疼痛还会影响到背部和内腹。然而,目前市场上,中医对亚健康医疗都是单一功能的保健器械,为此,要想对腰部疾病的治疗需要采用多个保健器械分多个步骤来治疗,如此使得治疗时间长、效果不佳且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拔罐按摩器,其拔罐效果好,效率高,整合拔罐和震动按摩两个功能于一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拔罐按摩器,包括外层罐体、负压泵、震动转子;外层罐体的内顶部同心设置有至少一层内层罐体;内层罐体的下端开口和外层罐体的下端开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层罐体的侧壁开有通孔;负压泵以及其电源接头安装在外层罐体的顶部;负压泵的抽气管贯穿过外层罐体上顶面且与上顶面密封连接;震动转子位于最内层的内层罐体内且与负压泵的电机轴联动;负压泵的电机轴贯穿过外层罐体的上顶面且与上顶面转动密封配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新型拔罐按摩器的外层罐体的顶部还安装有为负压泵供电的蓄电池。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新型拔罐按摩器的抽气管上安装有向管内溢流的溢流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新型拔罐按摩器的外层罐体的外部套接有橡胶保护套。
与传统的分类拔罐器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外层罐体使其内部皮肤与外部皮肤气压隔绝,内层罐体则增大了按摩器整体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皮肤受负压隆起的高度,这样有助于减少拔罐后的痕迹,另外,在震动按摩时,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皮肤的共振,提供血液的流动速度,同时提高了拔罐和按摩的效率。充分利用负压泵的动力驱动震动转子,实现抽负压过程中的按摩,相互促进提高效率。2、采用蓄电池为负压泵供电,可以避免供电线带来的麻烦,使按摩器使用时更加灵活,便携。3、当负压泵工作一直工作时,外层罐体内的气压会一直下降,直至达到负压泵的额定负压,当负压泵到达额定负压限度时,能耗最高,外层罐体内的气压无法调节。溢流阀的目的是保持外层罐体内的气压稳定的溢流阀的气压限度,降低负压泵的能耗,同时保证震动转子的转速。4、橡胶保护套的目的是防止拔罐按摩器突然进气失去负压吸附后掉落在地面摔坏,另外就是便于使用者握持,将电器元件包裹在内部,防止受到患者衣物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外层罐体;2、负压泵;3、震动转子;4、内层罐体;5、通孔;6、抽气管;7、电机轴;8、蓄电池;9、溢流阀;10、橡胶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2所示,新型拔罐按摩器,包括外层罐体1、负压泵2、震动转子3;外层罐体1的内顶部同心设置有3层内层罐体4;内层罐体4的下端开口和外层罐体1的下端开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层罐体4的侧壁开有通孔5;负压泵2以及其电源接头安装在外层罐体1的顶部;负压泵2的抽气管6贯穿过外层罐体1上顶面且与上顶面密封连接;震动转子3位于最内层的内层罐体4内且与负压泵2的电机轴7联动;负压泵2的电机轴7贯穿过外层罐体1的上顶面且与上顶面转动密封配合;外层罐体1的顶部还安装有为负压泵2供电的蓄电池8;抽气管6上安装有向管内溢流的溢流阀9;外层罐体1的外部套接有橡胶保护套10。
本实施例中,外层罐体1与内层罐体4通过通孔5导通,当负压泵2抽气时,四个罐体气压平衡,则外层罐体1将内外皮肤气压隔绝起来。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胶塞将通孔5堵塞,这样就能够改变有效的拔罐面积,比如堵塞次外层的内层罐体4的通孔5,则有效的负压在次外层的内层罐体4内产生。
本实施例中,溢流阀9的作用是预设调控外层罐体1内的负压,当溢流阀9的开启气压差与负压泵2产生的气压差相等时,则溢流阀9没有实际作用,所以负压泵2产生的最高气压差不能超过人体的承受程度。而溢流阀9的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爱丽,未经赵爱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2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