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3234.7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平;曾庆伟;王爱法;王凤辉;曹月明;林中象;吴立强;苏强;裴崇庆;向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5/02 | 分类号: | B66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龙门架。
背景技术
在管道输油系统中,起点站是为了实现管道运输而建在油田、炼油厂或港口附近的作业站场,其主要作用是接收来自油田、油船的原油或来自炼油厂的成品油,并经计量、加压或加热处理后输往下一站。其中,起点站的设备主要有泵组、阀门组、油品计量和标定装置、油罐区、油品加热装置以及水、电、燃料供给设备和消防设备等。在管道输油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设备进行安装、保养和检修,需要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
由于起点站需要进行升降作业的设备较多,在起点站搭建固定的高处作业平台受到起点站的场地限制,故目前在起点站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常通过多人手抬肩扛,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在起点站对设备进行升降作业时常通过多人手抬肩扛,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龙门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横梁、两根支撑立柱和两个底盘;
所述横梁上固定设有吊耳;
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两端,且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横梁的轴线,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另一端对应地固定在所述两个底盘上,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长度均可调节;
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两个底盘稳定放置在地面上;
所述横梁、所述两根支撑立柱和所述两个底盘之间可拆卸;
通过调节所述两根支撑立柱的长度调节所述龙门架的高度,通过所述吊耳悬挂倒链。
进一步地,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中的每根支撑立柱均包括至少两节支撑管,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的每节支撑管均包括内管和外管;
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位于最上方的支撑管的内管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位于上方的支撑管的外管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管的内管固定为一体,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的每节支撑管的外管均对应地套在其内管外部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节支撑管中位于最下方的支撑管的外管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每节支撑管的外管与其内管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至少两个通孔沿所述内管或所述外管的轴向排列,所述销轴从外至内依次穿过所述每节支撑管的外管的管壁上的通孔和其内管的管壁上的通孔。
具体地,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管壁上均设有三个通孔。
具体地,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中的每根支撑立柱均包括两节支撑管。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架还包括四根支撑拉筋;
所述四根支撑拉筋中的两根支撑拉筋对应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中的一根支撑立柱,且所述四根支撑拉筋中的每根支撑拉筋的一端均固定在与之相应的支撑立柱上,另一端固定在与所述支撑立柱相应的底盘上,所述每根支撑拉筋、与所述支撑立柱相应的底盘及与所述每根支撑拉筋相应的支撑立柱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且所述两根支撑拉筋分置在与之相应的支撑立柱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底盘均包括主体支撑板、滚动部及撑地部;
所述主体支撑板与对应的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滚动部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所述滚动部带动所述龙门架移动;
所述撑地部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板的底部,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所述撑地部防止所述滚动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部包括两个万向轮支撑架和两个万向轮;
所述两个万向轮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板上,所述两个万向轮对应安装在所述两个万向轮支撑架上,通过所述两个万向轮带动所述龙门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撑地部包括两根调节螺杆、两根调节螺杆手柄及两块螺杆撑地钢板,所述两根调节螺杆、所述两根调节螺杆手柄及所述两块螺杆撑地钢板一一对应;
所述主体支撑板上设有两个螺孔,所述两根调节螺杆分别穿过所述两个螺孔,所述两根调节螺杆手柄对应设置在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一端,所述两块螺杆撑地钢板对应设置在所述两根调节螺杆的另一端,所述撑地部通过所述两块螺杆撑地钢板与地面接触。
具体地,所述主体支撑板由槽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3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