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曲轴键槽自动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3622.5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4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金隼;谢鹏;林卫;唐涛;王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曲轴 键槽 自动 配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发动机装配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发动机曲轴键槽自动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中,如在测量发动机的压缩比时,需要通过正时链条驱动曲轴使活塞运动到达上下止点。目前大部分发动机主要通过在曲轴上设置一位置固定的半圆形键槽来连接正时链条,此装配工艺需要判断曲轴相位,严重影响了装配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曲轴键槽自动配合装置,能够在不进行曲轴相位判断的情况下实现曲轴键槽的自动配合,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弹性部件和活动杆,其中:活动杆与支架转动连接且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杆和支架相接触。
所述的活动杆包括:用于连接曲轴的圆形键和与圆形键活动连接的旋转销。
所述的支架上与活动杆对应的位置设有轴向孔,该轴向孔顶部与圆形键对应部位设有开口。
所述的旋转销上设有卡簧。
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弹簧。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曲轴键槽的自动配合,省去曲轴相位判断的过程,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支架1、弹性部件2、活动杆旋转销3、活动杆4、旋转销5、圆形键6、轴向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架1、弹性部件2和活动杆4,其中:活动杆4与支架1转动连接且弹性部件2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杆4和支架1相接触。
所述的活动杆4包括:用于连接曲轴的圆形键6和与圆形键6活动连接的旋转销5;
所述的支架1上与活动杆4对应的位置设有轴向孔7,轴向孔7的顶部与圆形键6对应部位设有开口。
所述的旋转销5设有卡簧,辅助弹性部件2控制活动杆4和圆形键6的移动。
所述的活动杆4靠近弹性部件2一端通过活动杆旋转销3实现与支架1的转动连接并配合弹性部件2控制活动杆4移动。
所述的弹性部件2优选为弹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如下:发动机曲轴未伸入轴向孔7时圆形键6一半嵌入轴向孔7中;当发动机曲轴伸入轴向孔7时,圆形键6与曲轴上的槽子尚未配合,活动杆4带圆形键6的一端被曲轴顶起,另一端与支架1连接的弹簧被压缩,连接圆形键6的旋转销5中的卡簧也受力压缩,圆形键6退出轴向孔7;当曲轴伸入到一定位置,即圆形键6与槽子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时,曲轴不再伸入,旋转整个装置,当圆形键6与槽子的中心线重合时,圆形键6在弹簧和卡簧作用下卡入曲轴的槽子中,实现键槽的自动配合。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电机驱动曲轴旋转至任意角度,即可快速寻找到活塞的上下止点。当曲轴退出轴向孔7时,活动杆4带圆形键6的一端被曲轴顶起,卡簧和弹簧受曲轴外移的力压缩,与曲轴呈半圆形配合的圆形键6随之退出轴向孔7;也可由电机和编码器将曲轴旋转至任意相位,完成圆形键6的自动退出;当曲轴槽子与圆形键6脱离,卡簧和弹簧失去外力作用回复初始状态,圆形键6再次嵌入轴向孔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3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挡杆拧紧工装
- 下一篇:一种触摸屏的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