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塑轴承游隙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3724.7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4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晟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游隙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包塑轴承游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轴承的生产过程中,当轴承装配完毕之后,需要对轴承的游隙进行检测,确定轴承的游隙是否满足使用需要,在检测过程中,对于轴承外圈规则的轴承,大多采用常规的游隙检测装置即可对轴承进行游隙的检测,但是目前存在一种包塑轴承,主要包括外圈、芯轴以及设置在外圈与芯轴之间的滚珠,在轴承的外圈包覆有一层塑料壳体,外圈外部的壳体为不规则的形状,这样想要对外壳不规则的包塑轴承进行游隙检测的时候,由于包塑轴承的外壳是不规则的,包塑轴承无法夹持在常规的游戏检测装置上,这样就无法使用常规的游隙检测装置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塑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可以对外壳不规则的包塑轴承进行游隙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塑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供芯轴插入的第一沉孔,所述底座上方滑移连接有用于压紧包塑轴承的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供芯轴插入的第二沉孔内,所述底座上沿外圈径向设有能够与包塑轴承抵接的百分表。
较佳的,所述百分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设置在底座上。
较佳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腰形槽,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移设置于腰形槽内的夹块,所述夹块上设有将夹块定位在腰形槽内的定位部件。
较佳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夹块底部的螺栓,所述螺栓的螺头与腰形槽滑移连接,所述螺栓上设有能够与底座抵接的螺母。
较佳的,所述底座上垂直于底座设有滑杆,压板与滑杆滑移连接,所述压板与底座之间设有驱动压板下滑的弹性件。
较佳的,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压板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沉孔以及第二沉孔,压板可以压紧包塑轴承,此时即可实现水泵轴承的固定,当将包塑轴承固定住之后,将百分表与包塑轴承外壁抵接,抵接之后,沿百分表的探针设置的方向推动包塑轴承,读出百分表上的读数,即可实现轴承游隙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塑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实施例的装配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塑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实施例的装配视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塑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爆炸图。
图中:1、底座;11、滑杆;12、第一沉孔;13、开口槽;131、滑槽;2、压板;21、第二沉孔;3、拉伸弹簧;4、百分表;41、探针;5、螺栓;51、螺头;52、螺母;6、夹块;61、紧固螺钉;62、夹口;7、包塑轴承;71、外壳;72、外圈;73、芯轴;8、定位板;81、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包塑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包塑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供芯轴73插入的第一沉孔12,底座1上方滑移连接有用于压紧包塑轴承7的压板2,压板2上设有供芯轴73插入的第二沉孔21内,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沉孔12与第二沉孔21重合设置,第一沉孔12与第二沉孔21的大小与芯轴73的外径相配合,安装时,芯轴73的一端插入第一沉孔12内,另一端插入第二沉孔21内,压板2将芯轴73压紧在底座1上,进而可以实现包塑轴承7的定位,包塑部分位于底板以及夹板之间,底座1上沿外圈72径向设有能够与包塑轴承7抵接的百分表4,百分表4的探针41能够与轴承外圈72的外壳71分抵接,百分表4用于检测包塑轴承7的游隙,通过设置第一沉孔12以及第二沉孔21,压板2可以压紧包塑轴承7,此时即可实现水泵轴承的固定,当将包塑轴承7固定住之后,将百分表4与包塑轴承7外壁抵接,抵接之后,沿百分表4的探针41设置的方向推动包塑轴承7,读出百分表4上的读数,即可实现轴承游隙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晟机械(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日晟机械(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3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