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4135.0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5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铭;王小艺;刘远;王绍伟;谢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48 | 分类号: | D04B15/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面 针织 圆机喂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具体讲就是圆机在织造过程中所需的纱线及氨纶丝需要通过此装置传递给织针,使织针能够精确地勾取纱线形成特定织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针织圆机的喂纱瓷眼穿纱方向都是朝向圆机中心,且氨纶导轮位置不固定,这种结构的针织圆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纱线通过瓷眼时与瓷眼内壁接触面积较大,棉纱高速通过时阻力大更容易起毛,导致布面质量下降;第二,清洁瓷眼附近的毛絮时瓷眼背面清理不到,容易把毛絮带进织物内造成布面出现瑕疵;第三,氨纶导轮安装位置不固定,导致不同纱线的送纱张力不均匀,容易使织物产生纬斜等问题,影响织物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使用维护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布面织物质量,尤其是开高速时效果更加明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包括喂纱座、喂纱座转轴、喂纱棒,所述喂纱座设有座连接孔,所述喂纱座转轴与座连接孔连接,所述喂纱座转轴设有转轴连接孔,喂纱棒上部设有棒连接孔,喂纱座转轴与喂纱棒通过转轴连接孔、棒连接孔、螺钉连接,喂纱棒下部设有瓷眼孔,瓷眼孔中设有两个瓷眼,在喂纱棒中部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与固定导轮的连接轴配合,在沟槽上侧设有紧固孔,紧固孔设有螺钉、挡圈组合,螺钉、挡圈将固定导轮的连接轴固定在沟槽中。
所述喂纱座转轴在一侧设有垂直轴线方向的盲孔,在喂纱座上设有定位孔,在盲孔内设有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的外端面设有定位钢珠。
所述喂纱座包括上部连接块,与上部连接块的两侧连接的侧连接板一、侧连接板二,所述座连接孔设于侧连接板一、侧连接板二上,侧连接板二的厚度大于侧连接板一的厚度,定位孔设于厚度大的侧连接板二上,在上部连接块上设有上连接孔。
所述沟槽与喂纱棒的垂直方向的倾斜角α为50°。
所述棒连接孔为垂直方向的长槽孔。
所述喂纱座转轴在转轴连接孔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棒连接孔处的喂纱棒外形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瓷眼安装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水平面上旋转了90度,一方面使纱线通过瓷眼时与瓷眼的接触面积减小,减小了纱线的阻力,降低了纱线起毛的几率,尤其是圆机开高速时效果更加显著,提高了织物质量;另一方面,瓷眼方向改变后能保证瓷眼的进纱端与出纱端的毛絮均能被除絮装置吹掉,避免了传统瓷眼内面毛絮清除不彻底而造成的毛絮被带进织物内造成布面质量下降的问题,提高了布面织物质量,且简化了结构更加有益于安装维护。
2、喂纱棒使氨纶丝导轮安装在50度位置,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导轮需要逐个调整导轮位置及角度的工序,既简化了安装调试过程又使得各喂纱嘴的氨纶丝张力均匀稳定,从而提高了织物织造质量和织造效率。
3、喂纱棒上部的棒连接孔为长槽孔,便于调节喂纱位置的高低。喂纱棒中部的与喂纱棒长向成50度角的沟槽,此沟槽采用与垂直方向50°的倾斜角度,用来固定导轮,该结构有利于保证导轮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使相邻每个喂纱嘴的导轮位置相同,从而使相邻每根根氨纶线的张力均匀且稳定,减少了氨纶的断纱率提高了织物质量。
4、喂纱棒通过螺钉固定到喂纱座转轴上,然后可以随喂纱座转轴相对喂纱座转动一定角度,这样在断纱后方便穿纱接线。喂纱座和喂纱座转轴上均有对应的圆孔,喂纱座转轴圆孔内放置弹簧和钢珠,当钢珠随喂纱座转轴转动到喂纱座1的圆孔处时,起到定位作用,此位置为织造位置,保证了织造时的稳定性,有利于纱线张力均匀稳定。当需要穿纱时,将特定的喂纱棒底部向外拉出,此时钢珠从喂纱座圆孔内出来,通过弹簧将喂纱座转轴暂时固定在某一位置,便于穿纱接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