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4928.2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包慧慧;项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品臻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雨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雨水收集系统根据雨水源不同,可粗略分为两类。
一、屋顶雨水。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
二、地面雨水。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
现有的雨水收集系统只是单纯的收集,并不具有过滤作用。虽然工业用水要求不高,但是直接采用雨水还是存在着水质太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雨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净化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过滤筒、循环泵、净化件、蓄水池二和蓄水池一,所述蓄水池一用于储存雨水,所述过滤筒安装在蓄水池一内且过滤筒内部为空腔,所述过滤筒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过滤筒内具有过滤件且过滤件将过滤筒分隔为上下相邻的两个腔体,上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对应的腔体内,所述净化件上具有净化入口和净化出口,所述出水口与净化入口通过连接管一相联通,所述净化出口通过连接管二与蓄水池二相联通,上述循环泵位于连接管一中,所述过滤筒底部具有呈板状的支撑板且支撑板四周边沿均伸出过滤筒侧部。
过滤筒插入固定在蓄水池一底部,过滤件过滤掉河水中的泥沙以及固体污染物,河水中的部分泥沙、固体污染物沉积到过滤筒的底部,解决河水中夹杂着大量泥沙和固体污染物的问题,技术要求低;经过滤筒过滤后的河水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快速通过连接管一从净化入口进入到净化件内,净化件是现有技术,根据需要安装具有不同净化能力的净化件,净化件对河水进行净化处理,经净化后的河水通过净化出口、连接管二流入到蓄水池二中。过滤筒、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和蓄水池二等按放在道路下面不占地基,施工简单,投资较小,净化后的蓄水池二中的水能作为生活生产用水,也能做为引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上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过滤筒的数量为2—8个,且相邻两过滤筒分别通过一根对应的连接管一相联通。多个过滤筒均具有过滤、沉积的作用,有层次的过滤、沉积掉雨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和泥沙等杂质,过滤筒数量越多,过滤、沉积效果越好。
在上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每根连接管一上均具有循环泵。循环泵使雨水能更好、更快的从河湖内流向下一个过滤筒,加快水的流动,提高净化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过滤件为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分别位于上述过滤筒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过滤网按水流从过滤筒流动到蓄水池二的流动方向,过滤网上的滤孔由粗逐渐到细,该种结构,过滤网分层次过滤水中的杂质,先过滤体积较大的杂质,再过滤体积较小的杂质,逐层过滤,过滤效果好。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过滤件为设置于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海绵。海绵起到过滤河水中杂质、污染物的作用,结构与过滤网类似。
在上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的进水口位于过滤筒顶部。最前面的过滤筒的进水口位于过滤筒的顶部,方便河水进入到过滤筒内,出水口位于侧部,其他过滤筒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则分别位于各自过滤筒的两侧部。
在上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中,本系统还包括连接管三,上述连接管三的一端位于蓄水池内并在该端具有潜水泵,连接管三的另一端用于与用户端相联。潜水泵位于蓄水池的底部,潜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提供给用户端。
在上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中,本系统还包括积水池和连接管四,上述连接管四的一端用于与用户端相联,连接管四的另一端与积水池相连通。用户端使用后产生的废水通过连接管四排放到积水池内,积水池附近可以栽种些植被。
在上述的一种雨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积水池上部具有呈阶梯形的冷却塔,上述连接管四的另一端位于冷却塔顶部。经用户端使用后的废水可能存在一定的温度,冷却塔起到冷却作用,阶梯形的冷却塔自然冷却废水,结构简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品臻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品臻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合催化剂再生洗涤水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提升曝气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