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039.8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0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晶;刘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晶;刘媛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插管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医疗护理中,气管插管是十分普遍的器具,用于维持病人起到通畅、清除起到分泌物、减少起到阻力、减少无效腔量,利于给养、机械通气及气管内给药,是目前危重症病人改善通气的唯一途径,气管插管目前有两种途径:一种经鼻,一种经口。现在大部分的ICU(重症加护病房)提供经口气管插管(依据最新的ICU感染控制指南推荐),而经口气管插管目前临床最大的工作量就是护士更固定换气管插管的胶布,由于胶带、寸带等均独立设置,并且胶带需要自行剪裁,这样由于不同医护人员手法的不同,剪裁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一方面操作十分麻烦,另一方面,由于剪裁方法的不同,也会增加粘贴时的复杂程度、造成固定不够牢固;再者,现有的固定带用于病人颈部缓冲的棉垫也是单独存在,直接垫于病人颈后部,由于病人不断活动,会造成病人颈后部破损及压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式结构、使用安全、舒适的气管插管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固定带,包括胶带、寸带和棉垫,所述胶带、寸带和棉垫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寸带相对设置在棉垫的两侧,所述棉垫的两侧均固定有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每条胶带均等分为2条胶带分体。
进一步的,所述寸带的两端均布有若干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的直径为1cm,所述插孔间的中心距为2cm。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胶带、寸带和棉垫采用一体成型式结构,成品将三部分融为一体,首先节约了存放空间,减少了医护人员准备材料所需的时间,同时节约了病人医疗耗材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插管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1、寸带;2、插孔;3、胶带;4、胶带分体;5、棉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气管插管固定带,包括胶带3、寸带1和棉垫5,胶带3、寸带1和棉垫5为一体式结构,寸带1相对设置在棉垫5的两侧,棉垫5的两侧均固定有胶带3。每条胶带3均等分为2条胶带分体4。寸带1的两端均布有若干插孔2。插孔2的直径为1cm,插孔2间的中心距为2cm。
使用时,将气管插管固定带放置于病人颈后,待病人平躺后,对病人进行插管,重症病房内一般采用经口式,气管插管插完,首先撕掉胶带3后的备用纸,将胶带3左右对称固定气管插管及咬嘴,然后胶带3剩余的部分粘在病人的左右脸颊,由于每条胶带3均等分为2条胶带分体4,这样可以分别前后固定气管插管,让固定更加牢固;随后将寸带1的两端固定于气管插管的上端,利用寸带1上的插孔2,医护人员可以自主调节寸带1的固定长度,便于对不同病人使用。
胶带3、寸带1和棉垫5采用一体成型式结构,成品将三部分融为一体,首先节约了存放空间,减少了医护人员准备材料所需的时间,同时节约了成本;病人颈部枕着棉垫5,病人会随时活动,在胶带3和寸带1固定后,病人活动不会使棉垫5错位,进而避免了病人颈部的破损和压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晶;刘媛,未经吴晶;刘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