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整齿轮啮合侧隙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421.9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1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宋任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12 | 分类号: | F16H5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整 齿轮 啮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齿轮啮合侧隙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齿轮箱传动中,所有相啮合的齿轮必定要有些侧隙,必须要保证非工作齿面不会相互接触。而在某些场合,如机床齿轮箱,为了保证对刀具退回命令的快速响应(此时齿轮箱不受载但非工作齿面啮合),需要尽可能的减小齿轮啮合侧隙,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提高齿轮精度和箱体的加工精度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目的在于在对回转响应速度有要求的场合,提供一种调整齿轮啮合侧隙的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调整齿轮啮合侧隙的结构,包括小齿轮轴、工艺垫、消隙齿轮、锁紧螺钉、大齿轮与拆卸压力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轴、工艺垫和消隙齿轮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一起,所述小齿轮轴和大齿轮均设置为螺旋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齿轮轴与消隙齿轮均设置有螺孔,所述锁紧螺钉横向贯穿小齿轮轴与消隙齿轮设置的螺孔,所述螺孔与锁紧螺钉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齿轮轴、工艺垫与消隙齿轮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一起组成精加工齿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艺垫设置为两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艺垫根据齿轮啮合侧隙的大小可适当降低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隙齿轮和小齿轮轴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消隙齿轮与小齿轮轴的配合面上设置了压力拆卸油路。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齿轮啮合侧隙的调整结构可以在不拆卸消隙齿轮的情况下,取出工艺垫,更换调整方便。
2.本齿轮啮合侧隙的调整结构通过减小工艺垫的厚度,使消隙齿轮往内部移动来消除部分啮合侧隙,减小工艺垫的厚度甚至可减小齿轮侧隙至最小值。
3.本齿轮啮合侧隙的调整结构要求小齿轮轴、工艺垫和消隙齿轮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一起后组合精加工齿部,加工的质量容易保证。
4.本齿轮啮合侧隙的调整结构预留了压力拆卸油路,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以很方面的拆卸维修,重新调整位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调整齿轮啮合侧隙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小齿轮轴;2、消隙齿轮;3、工艺垫;4、锁紧螺钉;5、拆卸压力油路;6、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调整齿轮啮合侧隙的结构,包括小齿轮轴1、工艺垫3、消隙齿轮2、锁紧螺钉4、大齿轮6与拆卸压力油路5,所述小齿轮轴1、工艺垫3和消隙齿轮2通过锁紧螺钉4固定在一起,所述小齿轮轴1和大齿轮6均设置为螺旋齿轮,图中箭头示意的为小齿轮轴1螺旋方向,小齿轮轴1从右侧看,旋转方向为逆时针。
所述小齿轮轴1与消隙齿轮2均设置有螺孔,所述锁紧螺钉4横向贯穿于小齿轮轴1与消隙齿轮2设置的螺孔,所述螺孔与锁紧螺钉4适配,螺孔用于穿锁紧螺钉4,消隙齿轮2的螺孔可以事先加工,将工艺垫3和消隙齿轮2转配到小齿轮轴1上后,再根据消隙齿轮2的螺孔位置加工小齿轮轴1的螺孔,所述小齿轮轴1、工艺垫3与消隙齿轮2通过锁紧螺钉4固定在一起组成精加工齿部,所述工艺垫3设置为两半,在拆掉锁紧螺钉4的情况下,可以不拆卸消隙齿轮2即可取出,在装配过程中,根据齿轮啮合侧隙的大小,磨削工艺垫3,减小工艺垫3的厚度,复装后再将锁紧螺钉4拧紧,使消隙齿轮2往内部移动压在工艺垫3上,此时消隙齿轮2的非工作面即可消除部分啮合侧隙,减小工艺垫3的厚度甚至可减小齿轮侧隙至最小值,所述工艺垫3根据齿轮啮合侧隙的大小可适当降低厚度,所述消隙齿轮2和小齿轮轴1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消隙齿轮2与小齿轮轴1的配合面上设置了压力拆卸油路5,以方面后期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