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451.X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9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刘虎林;孙金永;艾清;杨守成;叶勇;张秋月;周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D183/04;C09D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胶带。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所呈现出的轻薄化和性能强化的趋势。轻薄化意味着数码产品内部电子器件排布得越来越紧凑,富余的空间越来越狭小,而性能强化则意味着处理器芯片的运算能力越来越高,锂电池的容量越来越高,导致发热量越来越大。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均对当前的散热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用于数码类产品的散热胶带,通常是以导热性能优异的石墨片或铜箔作为基材,复合一层导热胶粘层,利用胶层和基材的热传导能力,将被贴物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基材表面,然后通过基材表面上方的空气的热对流,散去热量。这种散热方式依赖空气对流的效率,在数码产品狭小的内部空间中,由于空气对流受限,散热能力低下,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胶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胶带散热能力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胶带,以金属箔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下面涂覆有导热胶,在所述基材的上面涂覆了热辐射涂料。
优选地,所述金属箔为铜箔、银箔或铝箔。
优选地,所述散热胶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胶的与所述金属箔相反的那面上的离型纸或离型膜。
优选地,所述离型纸为涂有硅油层的牛皮纸、格拉辛纸或淋塑牛皮纸。
优选地,所述离型膜为涂有硅油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或聚乙烯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箔的上面涂覆了由纳米二氧化硅和硅树脂组成的热辐射涂料,这种散热胶带依靠热辐射涂料的热辐射能力,将由导热胶和金属箔传导过来的热量通过红外线的方式向外辐射,散去热量。与普通的散热胶带依赖空气对流的被动散热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胶带采用红外辐射的主动散热方式,散热效果更佳,尤其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狭窄的内部空间中有更好的散热降温表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散热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散热胶带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散热胶带以金属箔2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下面涂覆有导热胶3,在所述基材的上面涂覆了由纳米二氧化硅和硅树脂组成的热辐射涂料1。
金属箔2可以为铜箔、银箔或铝箔,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箔2采用铜箔,金属箔2是散热胶带的热传导的主要部件,将发热器件的热量传导至热辐射涂料1,导热胶3是起到粘贴连接发热器件与金属箔2的作用,同时也起到填充金属箔2与发热器件直接的空隙的作用,热辐射涂料1由纳米二氧化硅和硅树脂组成,辐射散热,将金属箔2传导的热量以红外辐射的方式散去,达到降温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箔2的上面涂覆了由纳米二氧化硅和硅树脂组成的热辐射涂料1,这种散热胶带依靠热辐射涂料的热辐射能力,将由导热胶3和金属箔2传导过来的热量通过红外线的方式向外辐射,散去热量。与普通的散热胶带依赖空气对流的被动散热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胶带采用红外辐射的主动散热方式,散热效果更佳,尤其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狭窄的内部空间中有更好的散热降温表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散热胶带还包括离型纸(膜)4,设置在所述导热胶3的与所述金属箔2相反的那面上,离型纸可以是涂有硅油层的牛皮纸、格拉辛纸或淋塑牛皮纸,离型膜可以是涂有硅油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或聚乙烯膜。
本实用新型散热胶带的制作过程:在铜箔上均匀涂布由纳米二氧化硅和硅树脂组成的热辐射涂料1,放入烤箱烘烤后形成热辐射涂层,在离型膜上均匀涂布导热胶3,放入烤箱烘烤后形成导热胶层,将热辐射涂层与导热胶层贴合,形成了散热胶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4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基因检测采样棒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备透明导电高聚物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