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及其接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6104.9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邓尧强;王长江;黄鹏程;周黎民;董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及其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接线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中包括上述接线板的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以电机为例,电机是一种典型的机电结合设备,当外部电源接入时,与内部引出电缆相连,之后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扭矩机械能输出。当电机规模较大时,电机上的外部电源电缆线和内部引出电缆数量较多,一根外部电源电缆就要对应于一根引出电缆。如此,较大规模的电机接线比较复杂,而电机引出电缆的固定与外部电源电缆的连接稳定性是关系到电机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指标。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机接线板,比如广泛使用的六线式接线板,当电源电缆线数量增加时,若要求从电机的同一侧引入时,很容易出现电源电缆线在接线板上重叠或缠绕的情况,无法保证安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导致电机在运转时发生短路、起火等险情。
因此,如何设计电机的接线板,使其在电源电缆线较多时,仍能保证安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使电机正常运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的接线板,能够在电机规模较大时,避免各电源电缆线之间的重叠、缠绕现象,保证电机上的电源线缆之间具有安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接线板的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的接线板,包括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基座的横截面为阶梯形,且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具有相对高度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电缆和引出电缆的接线柱。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用于提升两者之间爬电距离的绝缘板。
优选地,所述绝缘基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通过螺栓与电机机身相连的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源电缆和引出电缆的紧固机构。
优选地,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螺母、平垫圈和弹簧垫圈,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接线柱上,所述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分别紧贴所述螺母的两端面,且相邻所述平垫圈和弹簧垫圈之间留有供电源电缆或引出电缆缠绕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为六角螺栓。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的数量为6个,且其中3个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另外3个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所述机身顶部的接线板,其中,所述接线板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接线板。
优选地,所述电机具体为六线式异步双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的接线板,主要包括绝缘基座,该绝缘基座整体呈阶梯状,其横截面为阶梯形,并且在绝缘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并且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具有相对高度,即两者处于不同的高度水平线上。此外,在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上均设置有接线柱,该接线柱主要用于连接电源电缆和引出电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的接线板,由于绝缘基座为阶梯状,并且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之间具有相对高度,因此当多根电源电缆与引出电缆在接线柱上相连时,每根接线柱连接一对电源电缆和引出电缆,避免各电源电缆之间出现重叠、缠绕现象,并通过各接线柱之间的距离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更重要的,通过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的高度差保证足够的爬电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的接线板,能够在电机规模较大、电源电缆与引出电缆正常相接时,避免电源电缆的重叠或缠绕现象,保证各电缆之间具有足够安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提高了电机良好运行的可靠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接线板的右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接线板的电源电缆的接线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接线板的引出电缆的接线示意图。
其中:图1—图4中:
绝缘基座—1,第一安装面—2,第二安装面—3,接线柱—4,绝缘板—5,螺纹孔—6,紧固机构—7,螺母—701,平垫圈—702,弹簧垫圈—70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6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幼儿高压氧舱用固定带
- 下一篇:一种妇科检查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