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6909.3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2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汇湘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3/08;H05B6/6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129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干燥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香料生产的微波干燥机,一般都是多个微波炉箱串联设置,一个微波炉箱常称为一级微波炉箱,每一级微波炉箱顶部均设有多个微波发生器,且每一级微波炉箱上的微波发生器组都有一套独立的冷却系统。
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的构成都是采用串联冷却管的方式,将微波发生器组依次连接,冷却液从第一个微波发生器进入,流出后的液体再流入第二个微波发生器,然后依次流入第三、第四…,最终从最后一个微波发生器流出,如此不断循环。但该种方式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冷却液从第一个微波发生器流出后,冷却液温度已经升高,依次流入下面的微波发生器后,冷却液温不断升高,越靠后的微波发生器的冷却效果越差。这样就容易造成冷却不到位,在设备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使得微波发生器的寿命大大降低。
第二,目前采用的冷却介质为油,而且还需要定期更换,使用成本高。
另外,安装在控制柜内部的总控变频器常常受微波干扰,其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微波发生器冷却效果好,且冷却成本低的微波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干燥机,包括串联设置且依次相连通的至少两级微波炉箱、设置于第一级微波炉箱前端的控制柜,微波炉箱顶部设置有多个微波发生器,各微波发生器设有冷却器,所述每一级微波炉箱顶部的微波发生器均设有一套独立冷却系统,其包括主进液管和主出液管,主进液管上分叉连接有多条进液支管,主出液管上分叉连接有多条出液支管;
各进液支管分别与其对应的微波发生器的冷却器进口连接,各微波发生器的冷却器出口分别与其对应的出液支管连接,从而使得冷却系统为并联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主进液管、主出液管、进液支管、出液支管中冷却介质为水。
所述控制柜的外表面安装有总控变频器。将总控变频器安装在控制柜外的目的在于避免总控变频器在设备工作过程中受微波干扰。
更进一步的,所述总控变频器上罩有可屏蔽微波的金属丝网罩,进一步屏蔽微波。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微波发生器组的冷却系统进行改进,使得进入每一个微波发生器的冷却液温度都相同,都能够得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同时,将冷却介质从油冷改成了水冷,水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更好,且节约了使用成本。
另外,将现有微波干燥机的总控变频器从原来的控制柜内部移到了控制柜外部并加装金属丝网罩,巧妙的解决了总控变频器在设备工作过程中受微波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波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波发生器冷却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中:1-微波炉箱,2-控制柜,3-微波发生器,4-主进液管,5-主出液管,6-进液支管,7-出液支管,21-总控变频器,22-金属丝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微波干燥机,包括串联设置且依次相连通的至少两级微波炉箱1、设置于第一级微波炉箱前端的控制柜2,微波炉箱1顶部设置有六个微波发生器3,各微波发生器3设有冷却器,所述每一级微波炉箱1顶部的微波发生器3均设有一套独立冷却系统,其包括主进液管4和主出液管5,主进液管4上分叉连接有六条进液支管6,主出液管5上分叉连接有六条出液支管7。
各进液支管6分别与其对应的微波发生器3的冷却器进口连接,各微波发生器3的冷却器出口分别与其对应的出液支管7连接,从而使得冷却系统为并联的连接方式。
所述主进液管4、主出液管5、进液支管6、出液支管7中冷却介质为水。
所述控制柜2的外表面安装有CHF200A-1R5G型总控变频器21。总控变频器21上罩有可屏蔽微波的金属丝网罩22。将总控变频器安装在控制柜外的目的在于避免总控变频器在设备工作过程中受微波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汇湘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汇湘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6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