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7528.7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9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卢洪欢;沈建国;陶琛杰;朱剑君;吴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建国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30;E02B3/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申萍 |
地址: | 2144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排仿木 生态景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属于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园林、河道、公路边坡的防护普通应用传统的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挡墙,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追求居住生活的生态化、亲近自然的回归感。特别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农村河道的生态改造(家河清洁工程)、湿地公园兴建,越来越多的河道、河塘护坡、护岸选用密排木桩。
密排木桩护岸是用圆木按设计规格直径,统一长度用机械打入河坡,形成的护坡护岸形式。
密排木桩护岸具有如下不足:
1、由于逐一单根打入,施工速度缓慢;
2、需要消耗大量木材;
3、长期受水流冲刷桩木出现腐蚀,桩与桩之间缝隙变大或出现单桩断裂,丧失挡土能力。
因此寻求一种施工便捷,节约木材、使用寿命长挡土效果好、免维护的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施工便捷,节约木材、使用寿命长挡土效果好、免维护的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仿桩木段、过渡段、桩体段以及桩尖段,整个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内还设置有前后贯通的至少一个生态预制块,生态预制块位于仿桩木段或过渡段处,所述仿桩木段的外表面设置有高仿真砂浆表层。
所述桩体段以及桩尖段的外表面开设有多道竖槽。
桩尖段的横截面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仿桩木段的高度为500~1000mm,过渡段的高度为500mm,桩体段的高度为1000~1500mm,桩尖段的高度为300mm。
仿桩木段的横截面为至少两个相接的圆形。
生态预制块的竖截面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尺寸为240mm。
生态预制块设置有两个,上部的一个生态预制块位于仿桩木段与过渡段的交接处,下部的一个生态预制块位于过渡段内。
仿桩木段内的箍筋?6.5@100布置,过渡段内的箍筋?6.5@150布置,桩体段内的箍筋?6.5@200布置,桩尖段内的箍筋?6.5@50布置。
仿桩木段的横截面的圆形的半径至少为6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由于材质、构造形态颠覆性地改变与创新,使得密排木桩的原有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承载的功能得到广泛的扩展,生态景观效果更加突出。(1)钢筋混凝土分块预制,打入施工简单、便捷,整体挡土性能提高;(2)采用C30标号混凝土耐腐蚀、抗冲刷、不腐烂,功能寿命长,不需要增加维护与维修成本;(3)采用凹凸树纹内胆模板、彩色高仿真砂浆表层,使木桩色泽、形态更加必真。(4)机械化加工制造,规格多样、可塑性大;(5)屏去了木材森林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便捷,节约木材、使用寿命长挡土效果好、免维护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截面的配筋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截面以及D截面的配筋示意图。
图5为将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打入河坡土体内形成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护岸的示意图。
其中:
仿桩木段1、过渡段2、桩体段3、桩尖段4、生态预制块5、竖槽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仿桩木段1、过渡段2、桩体段3以及桩尖段4,整个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内还设置有前后贯通的两个生态预制块5,生态预制块5的作用是保持密排仿木生态景观桩的内外水体交换,上部的一个生态预制块5位于仿桩木段1与过渡段2的交接处,下部的一个生态预制块5位于过渡段2内,所述仿桩木段1的外表面设置有高仿真砂浆表层,高仿真砂浆表层的设置使得仿桩木段1具备木材的外观,所述桩体段3以及桩尖段4的外表面开设有多道三角形的竖槽6,所述过渡段2、桩体段3以及桩尖段4打入河坡土体内,竖槽6的作用一是利于打桩,二是使得在河坡土体内的桩体段3以及桩尖段4能够获得土体的横向咬合力,从而维持自身桩体自身的稳定,桩尖段4的横截面从下至上逐渐增大,从而利于向下打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建国,未经沈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7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金属锚杆
- 下一篇:一种囊式液压激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