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型柴油机整机起吊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7772.3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8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军;王臣臣;张伟勋;李保儒;于恩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整机 起吊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吊工装,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柴油机整机的起吊工装,属于起重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柴油机在装配、调试及发运过程中,需要将其整机起吊。而大型船用V型柴油机的整机重量重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且结构较直列式柴油机复杂,按照V型柴油机起吊方式,需要一种专用的、且可调节起吊位置的专用吊具才能把握V型柴油机的重心位置,防止起吊过程中柴油机倾斜产生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V型柴油机整机起吊工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V型柴油机整机起吊工装,包括两根上吊索、上横梁、四根下吊索和分别固定在V型柴油机两侧气缸盖上的四个专用吊具,所述上横梁包括槽形横梁体和两块端面板,一对立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成槽形横梁体,两块端面板中部分别与槽形横梁体两端垂直固定连接;专用吊具包括垂直固定连接成一体的专用吊具底板和上板,所述专用吊具底板通过数根气门螺杆固定在柴油机气缸盖上;两根上吊索上端挂在起重机吊钩上,两根上吊索下端与对称固定在槽形横梁体中部的两根销轴铰接;四根下吊索上端通过卸扣分别悬挂在上横梁的两块端面板两端,四根下吊索下端通过卸扣分别与四个专用吊具的上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V型柴油机整机起吊工装,其中所述槽形横梁体纵向设有一排横穿过两块立板的通孔,销轴一端横穿过槽形横梁体的通孔,与槽形横梁体固定连接。
前述的V型柴油机整机起吊工装,其中所述专用吊具向V型柴油机外侧延伸出拉紧吊耳。
前述的V型柴油机整机起吊工装,其中所述两根上吊索均为无接头钢丝绳圈。
前述的V型柴油机整机起吊工装,其中所述下吊索采用安全系数n=5的压制钢丝绳制成。
前述的V型柴油机整机起吊工装,其中专用吊具底板下侧的气门螺杆外套有定距管。
前述的V型柴油机整机起吊工装,其中专用吊具底板下侧的气门螺杆外套有定距管;所述定距管采用合金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以根据不同机型V型柴油机对应的重心位置,将销轴固定在槽形横梁体纵向不同的位置上,确保起吊的V型柴油机保持纵向平衡,还可通过调节拉紧吊耳上副吊索的长度,确保起吊V型柴油机的横向平衡,从而确保V型柴油机安全平稳地吊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吊运V型柴油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上横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吊运18V32/40型V型柴油机起吊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可用于吊运重量在90吨以下的V型柴油机4,包括两根上吊索1、上横梁2、四根下吊索3和分别固定在V型柴油机4两侧气缸盖41上的四个专用吊具5,焊接结构件的上横梁2长度为2450mm,包括槽形横梁体21和两块厚度为70mm的端面板22,一对立板211和底板212焊接成槽形横梁体21,两块端面板22中部分别与槽形横梁体21两端垂直焊连。槽形横梁体21纵向设有一排7个横穿过两块立板211的通孔213,销轴23一端横穿过槽形横梁体21的通孔213,通过螺母24、垫圈25与槽形横梁体21固定连接。根据不同机型的V型柴油机重心位置,可以将销轴23穿过不同的通孔213,固定在槽形横梁体21上,确保起吊时V型柴油机4的纵向平衡。本实施例吊运18V32/40型V型柴油机4时,两根销轴23穿过槽形横梁体21的第二个和第六个通孔213。
专用吊具5包括垂直焊连的专用吊具底板51和上板52,专用吊具5通过4根穿过专用吊具底板51的气门螺杆411固定在柴油机气缸盖41上。气门螺杆411外套有42GrMo合金钢制成定距管6,防止吊运过程中碰伤气门螺杆411。专用吊具5向V型柴油机4外侧延伸出拉紧吊耳53,可用通过卸扣31连接在其上的副吊索7来调节下吊索3吊起V型柴油机4的横向平衡。
两根上吊索1上端挂在起重机吊钩上,其下端挂在对称固定在槽形横梁体21中部的两根销轴23上,四根下吊索3上端通过卸扣31分别悬挂在上横梁2的两块端面板两端,下端通过卸扣31分别与四个专用吊具5的上板52铰接。上吊索1采用无接头钢丝绳圈,下吊索3采用安全系数n=5的压制钢丝绳制成,确保吊运安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7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