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用玻璃瓶制瓶机上的全自动玻管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8082.X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书敏 |
主分类号: | C03B23/045 | 分类号: | C03B23/04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51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用 玻璃瓶 制瓶机上 全自动 玻管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用玻璃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用玻璃瓶制瓶机上的全自动玻管夹。
背景技术
目前的药用玻璃瓶生产中,玻璃管成型后会经过切割机切割分段,然后经过精切圆口机切圆口,用喷火嘴喷火使圆口圆润,然后进入后续的制瓶工序。目前应用中的制瓶机的玻璃管下管口第一个药瓶管截管,因机械原理和惯性,往往出现过长等不能达到制瓶要求的情况。因此,目前第一个药瓶管截管往往直接由第二管夹处直接淘汰掉,但第一个药瓶管截管通常为33mm以上,连续化规模化生产中淘汰掉造成了玻璃管的巨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药用玻璃瓶制瓶机上的全自动玻管夹,该自动玻管夹设于制瓶机制瓶盘上玻璃管下管口与第二管夹之间,可将第一个药瓶管截管夹住往下收缩,晚0.02s后延伸,可将第一个药瓶管截管送入后续药瓶管加工步骤,与第一根管检测器连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了玻璃管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药用玻璃瓶制瓶机上的全自动玻管夹,其特点在于在制瓶机制瓶盘上玻璃管下管口与第二管夹之间设置一个可上下伸缩的玻璃管夹,玻璃管夹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连接第一根管检测器。
以上所述的玻璃管夹的上下伸缩及夹子的开合由控制器控制。
以上玻璃管夹向上伸展后高度与制瓶盘上与第二管夹高度相同。
以上所述的第一根管检测器为光电检测器,所述的光电检测器设在玻璃管下管口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制瓶机制瓶盘上玻璃管下管口与第二管夹之间设置一个可上下伸缩的玻璃管夹,玻璃管夹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连接第一根管检测器,第一根管检测器为光电检测器,所述的光电检测器设在玻璃管下管口后,可准确检测到第一个药瓶管截管,并给玻璃管夹控制器,控制玻璃管夹的上下伸缩及夹子的开合由控制器控制,可将第一个药瓶管截管夹住往下收缩,设置延时0.02s后延伸张开,可将第一个药瓶管截管送入后续药瓶管加工步骤,与第一根管检测器连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了玻璃管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该装置制备和使用成本低,抹油效果好,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药用玻璃瓶制瓶机上的全自动玻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为玻璃管夹,2为第二管夹上部喷火口,3为玻璃管下管口,4为制瓶机中轴,5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附图1中对其余公知结构进行了选择性省略,例如后续制瓶中各步骤的喷火组件。
由图1可知,一种药用玻璃瓶制瓶机上的全自动玻管夹,在制瓶机制瓶盘上玻璃管下管口3与第二管夹之间设置一个可上下伸缩的玻璃管夹1,玻璃管夹1由控制器5控制,控制器5连接第一根管检测器,玻璃管夹1的上下伸缩及夹子的开合由控制器5控制,玻璃管夹1向上伸展后高度与制瓶盘上与第二管夹高度相同,第一根管检测器为光电检测器,所述的光电检测器设在玻璃管下管口后。光电检测器设在玻璃管下管口3后,可准确检测到第一个药瓶管截管,并给玻璃管夹1控制器5,控制玻璃管夹1的上下伸缩及夹子的开合由控制器5控制,可将第一个药瓶管截管夹住往下收缩,设置延时0.02s后延伸张开,可将第一个药瓶管截管送入后续药瓶管加工步骤,与第一根管检测器连接实现自动化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书敏,未经何书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8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振动低温手套箱
- 下一篇:折叠便携式书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