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震前叉之叉脚端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8711.9 | 申请日: | 2015-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8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士维 |
主分类号: | B62K21/08 | 分类号: | B62K21/08;B62K21/02;B62K21/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徐万禄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员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叉 叉脚端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避震前叉之叉脚端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参考图1所示,现有的避震前叉,包含油压式或弹簧式的避震前叉;不论是油压式的避震前叉或弹簧式的避震前叉,其不可能整支都为油压式避震,其必然会有一段弹簧用以将压缩量弹复原位,而用以支撑弹簧的下死点会使用到一底座2,现有的底座2系采用梅花勾片或钻孔再固定的方式固定至外管1内部,然而现有采用此种方式固定底座2,其补强力道不足,造成现有的避震前叉易损坏或寿命降低的缺陷。再者,现有技术中采用补强管3的技术方案中,其避震前叉虽然设有补强管3,但补强管3的长度与底座2保持数公分的距离,其补强的效果有限。
因此,设计一种更具实用性及创新结构的叉脚端组装结构,是消费者殷切的企盼,也是相关技术人员努力与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避震前叉之叉脚端组装结构,其于叉脚成型前于前叉两侧管体内先行安装一顶部与一底座一体连接的补强管,补强管与外管再一起于外管底端压扁成型为叉脚端,固定补强管与外管,使外管和底座强度增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震前叉之叉脚端组装结构,包括一避震前叉,前述避震前叉两侧管体由内管与外管组成,其内管与外管间的避震,采用弹簧或弹簧加上油压避震,外管叉脚端加工压扁再成型一勾片,其特征在于:一底座,前述底座中央设有一贯穿螺孔供一螺杆锁设;一补强管,前述补强管顶端固接底座并形成一体,补强管延伸至外管底部,补强管由下往上组入外管内部,再于外管底部加工压扁形成叉脚端,并加工勾片,压扁使得补强管与外管形成一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管叉脚端固设一碟剎固定座,并使前述补强管之高度高于前述碟剎固定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补强管顶端固接底座形成一体,其固接一体由一焊接构造将底座与补强管焊接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长补强管,并使之与底座连接使得底座的固定得以强固,同时,补强管植入外管内部,有效的强化外管强度,使的避震前叉强度增强,延长避震前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避震前叉之剖示图。
图2是本新型避震前叉实施例一侧视图。
图3是本新型避震前叉实施例一前视图。
图4是本新型外管组入补强管之前剖视图。
图5是本新型避震前叉实施例一剖视图。
图6是本新型避震前叉安装内管及弹簧后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新型避震前叉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中,10.避震前叉,20.内管,21.内管固定片,30.外管,31.叉脚端,32.勾片,33.底部,34.内部,40.弹簧,50.补强管,51.底座,511.贯穿螺孔,52.焊接构造,61.螺杆,62.缓冲垫圈,63.胶条,64.弹簧垫圈,65.大皿,70.碟剎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2-6实例了本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参考附图2-6,一种避震前叉之叉脚端组装结构,包括一避震前叉10,所述避震前叉10两侧管体系由内管20与外管30组成,其内管20与外管30间的避震,得采用弹簧40或弹簧加上油压的方式,外管30叉脚端31加工压扁再成型一勾片32,以其勾片32用以勾组至花毂(图中未示),还包括一底座51,前述底座51中央设有一贯穿螺孔511供一螺杆61锁设,一补强管50,前述补强管50一端与固接底座51形成一体,补强管50延伸至外管30底部33,使补强管50由下往上组入外管30内部34;再于外管30底部33加工压扁形成叉脚端31,并加工勾片32,压扁使得补强管50与外管30形成一体。据此,长补强管50使底座51强固,并有效强化外管30强度,使避震前叉10强度增强且使用寿命长。
其中,前述外管30叉脚端31得固设一碟剎固定座70,并使其前述补强管50之高度高于前述碟剎固定座70。
其中,前述补强管50于顶端与底座固接51形成一体,其固接包含一焊接构造52,由该焊接构造将底座51与补强管50焊接一体。
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其中螺杆61为一导向螺杆,导向螺杆穿设一缓冲垫圈62、内管20内部的内管固定片21、弹簧40、胶条63、弹簧垫圈64及大皿65后,螺锁至底座51之贯穿螺孔511。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士维,未经黄士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8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离合器助力器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简易电动两轮独轮两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