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量可变流量柱塞式自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8809.4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2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向际高;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研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可变 流量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品测定仪器,具体地指一种微量可变流量柱塞式自吸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仪器,国内产品大多自动化程度很低,体积均比较庞大,很大程度上就是仪器设计中不能实现自动清洗,要达到目的,必须要有一种能自吸粘稠度比较高的流体的微型可变流量自吸泵,该泵必须要有吸力大、出口压力高的特点才能满足仪器要求。而且该泵必须能耐酸碱腐蚀,内腔材料能长期浸泡在有机溶剂中而不发生腐蚀或其它化学性质改变。基于以上原因,市场上根本没有此类微量泵出售:柱塞泵体积过大,流量5ml/min可调范围的不锈钢泵重量都在25kg以上,大多数体积都在0.1m3左右,不适合在精密测量仪器中使用;如果选用蠕动泵,则因为蠕动泵内部管道多采用硅胶,不耐酸碱及有机物溶剂的腐蚀,且蠕动泵的吸力不足以对粘稠度大的油品进行自动抽取(-40℃时油品会非常粘稠)。故而,因为自吸泵的局限,严重制约了该型仪器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润滑油表观粘度测定仪器体积大、自动化程度低等不足提供一种微量可变流量柱塞式自吸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微量可变流量柱塞式自吸泵,包括泵座、阀体;所述泵座下端连接有所述阀体上端左侧连接,所述阀体与所述泵座转动配合;所述泵座外侧面下端设置有泵座卡槽;所述阀体外侧面有阀体凹槽及阀体卡槽;所述泵座卡槽连接有弹性卡簧;所述弹性卡簧包括翘环及水平环;所述翘环与所述水平环之间呈0°-15°的夹角;所述水平环与所述阀体凹槽连接;
所述泵座上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上端中心连接有传动轴;所述轴承下端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下端面边缘与球体联轴器连接;所述球体联轴器包括与所述传动轮下端面边缘连接的联轴环;所述联轴环内设置有联轴球;所述联轴球与所述联轴环转动配合;所述联轴球还通过联轴杆与柱塞连接;
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套;所述柱塞下端设置在所述阀套内;所述柱塞与所述阀套转动配合;所述柱塞与所述阀套之间设置有L型空腔,所述L型空腔包括垂直腔及水平腔;所述水平腔横截面与所述柱塞横截面为半径相同的圆面;所述阀体设置有进油管、出油管;所述进油管、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垂直腔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泵座外侧面设置有泵座螺纹;所述泵座外侧还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调节螺母内侧面设置有调节螺母螺纹;所述泵座与所述调节螺母转动配合;所述调节螺母下端面与所述阀体外侧面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簧为开放性环状;所述水平环末端对称设置有环头,所述环头内设置有工作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翘环与所述水平环之间呈8°的夹角。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柱塞泵体积小,重量轻,工效高,操作极为简便,可大大减少设备的体积和重量,防腐蚀性能极佳,同时可以达到减小误差,提高精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研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研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8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