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墙体带槽木龙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9037.6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3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东;边健;赵铮;赵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龙洪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墙体 带槽木 龙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墙体中的龙骨。
背景技术
传统隔墙是由施工人员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施工复杂、时间长,隔墙质量容易受施工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将产生较多的废料、废渣,并伴有噪声、粉尘的污染。若隔墙位置需要改动时,原有的隔墙必须进行破坏性拆除,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装配式隔墙系统是将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标准化、模块化,工厂或制作车间组装制作,运到施工现场直接安装。制作和施工过程更加标准规范,墙体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不会产生废料、废渣。墙体可二次拆装分解再利用,节能、环保、省工、资源利用率高。
模块化墙体与周围构件及墙体连接成整体时,尚无一种连接构件,可以实现便捷快速有效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模块化墙体带槽木龙骨,其目的是将带槽木龙骨安装在顶、底楼板上,作为模块化墙体与顶、地连接的连接构件,实现模块化墙体与顶、底楼板的快速连接;或安装在模块化墙体的侧面,作为竖龙骨,实现模块化墙体与墙体之间的快速连接。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块化墙体带槽木龙骨,包括本体、通长槽和短槽,所述通长槽沿所述本体轴向通长设置,所述短槽垂直于所述通长槽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为长方体木块。
进一步地,所述短槽和所述通长槽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长槽和所述短槽位于所述本体的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短槽设置在所述通长槽的一侧或两侧。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述带槽木龙骨可以通过间隔设置的短槽实现与模块化墙体上部构件、下部构件及侧面件的插接,可以通过通长槽将连接螺杆固定,实现模块化墙体与周围构件、墙体之间快速,简便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槽木龙骨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1-本体、2-通长槽、3-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模块化墙体带槽木龙骨,包括本体1、通长槽2和短槽3,所述通长槽2沿所述本体1轴向通长设置,所述短槽3垂直于所述通长槽2间隔设置。
由于其与楼板或龙骨等细长构件连接,所述本体1为长方体木块。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短槽3和所述通长槽2贯通。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通长槽2和所述短槽3位于所述本体1的同侧。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和龙骨连接构件螺栓的设置位置,所述短槽设置在所述通长槽的一侧或两侧。
在具体实施时,通长槽的深度可以与短槽深度相同或不同。
在具体实施时,短槽的设置间距取决于与其连接的龙骨上螺栓的设置间距。在具体实施时,为了确保带槽木龙骨自身的安全性,通长槽的深度一般不大于其本体厚度的二分之一。
上述带槽木龙骨使用方法如下:
当模块化墙体与顶楼板、地楼板连接时,带槽木龙骨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模块化墙体所在楼层的顶、地楼板上;模块化墙体与沿顶、地带槽木龙骨连接时,模块化墙体的带螺杆天、地龙骨的螺杆通过带槽木龙骨的短槽推进带槽木龙骨通长槽内,再侧向推动使螺杆卡在带槽木龙骨的通长槽内。
当模块化墙体与侧面墙连接时,将带槽木龙骨固定在侧面墙上,模块化墙体的带螺杆的竖龙骨通过带槽木龙骨的短槽推进带槽木龙骨通长槽内,再用木楔子塞住带槽木龙骨的短槽。
当模块化墙体之间连接时,单个模块化墙体的一侧安装带槽木龙骨,另一侧安装带螺杆竖龙骨,与之相连的模块化墙体的竖龙骨结构相反,两者连接时,将带螺杆竖龙骨一侧推向带槽木龙骨一侧,即可实现两块模块化墙体的连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9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回潮机冷凝器进水量柔性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电站直接空冷系统可动挡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