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腕踝针法的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0322.X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申意伟;林子程;李宛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意伟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9/00;A61N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腕踝针 护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腕踝针法的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腕踝针法是指采用毫针在人体手腕或踝部相应部位的进针点进行皮下浅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腕踝针的十二个刺激点(腕、踝各六个点)位于四肢肘、膝以下的腕、踝关节附近,相当于十二经脉的本部、根部,体现了标本、根结理论,针刺这些部位的腧穴易于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现有基于腕踝针法的护理装置存在功能单一、按摩保健效果差等问题,藉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中医理论且结构简单的一种基于腕踝针法的护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现有基于腕踝针法的护理装置存在功能单一、按摩护理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腕踝针法的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腕踝针法的护理装置,其组成包括气泵(1)、气管(2)、松紧带(3)、六个吸碗(4)。所述吸碗(4)顶部设有通管(4-1),通管(4-1)设有开口(4-2)。所述松紧带(3)设有四条纵行等距定位线(3-2),松紧带(3)上等距离设有六个通孔(3-1),所述通管(4-1)由通孔(3-1)透出松紧带(3),所述吸碗(4)与松紧带(3)胶性粘接。所述气泵(1)通过气管(2)与吸碗(4)顶部的通管(4-1)相连,通管(4-1)可插接在气管(2)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松紧带可套在四肢的腕部或踝部,配戴简单舒适。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低廉,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基于腕踝针法的护理装置,见图1和图2,其组成包括气泵1、气管2、松紧带3、六个吸碗4。所述吸碗4顶部设有通管4-1,通管4-1设有开口4-2,吸碗4可由橡胶材料制成,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具有抗菌作用的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异噻唑啉酮和烯酰吗啉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抗菌杀菌作用显著,该抗菌橡制成的吸碗4的寿命比传统的橡胶吸碗长了一倍。所述松紧带3设有四条纵行等距定位线3-2,定位线3-2用于确定松紧带3在腕踝部的位置,保证六个吸碗4对应腕部或踝部六个进针点。松紧带3上等距离设有六个通孔3-1,所述通管4-1由通孔3-1透出松紧带3,所述吸碗4与松紧带3胶性粘接,吸碗4等距离固定在松紧带3上。所述气泵1通过气管2与吸碗4顶部的通管4-1连接,通管4-1可插接在气管2内。所述气泵1可抽吸吸碗4内气体形成半真空状态,取得类似中医拔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腕踝针法的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是:第一步,将松紧带3套在人体腕踝针治疗对应的腕踝区,调节松紧带3的位置使四条纵向的定位线3-2分别对准腕踝的横切面及纵切面的中线,确保吸碗4与人体针刺点对应。第二步,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确定需要按摩护理的进针点,然后将气管2与相应吸碗4顶部的通管4-1插接,松紧带3弹性回缩力将吸碗4牢牢固定在针刺点。第三步,调节气泵1的工作强度,使吸碗4内部形成不同层度的真空状态,起到类似中医拔罐之效。该方法无创无痛、无毒副作用、环保低碳、可循环使用,且操作简便,可代替腕踝针法的有创操作。
此外,所述吸碗4可由磁性材料制成,给进针点以磁场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意伟,未经申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03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用采血输液器械
- 下一篇:编织型现场总线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