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0372.8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0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章仕英;毛鹏飞;李永波;秦先锋;樊栋;俞舒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幸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70 | 分类号: | E06B1/70;E06B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门 槛双扇 防护 密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门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结构。
背景技术
人防又称民防,民防是国际通用词,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人防门是属于民防防护设备,顾名思义,人防门就是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
现有的人防门活门槛采用传统的固定方式,采用螺栓拧紧固定的模式,平时将活门槛拆卸开来放置在指定位置,战时用螺栓紧固,平时易丢失,平战转换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结构,通过将活门槛直接与门扇链接,平时将活门槛升起,战时关闭门扇,降下活门槛固定密封,平战转换迅速。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结构,包括传动轴,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设有轴承座,在所述轴承座的内侧安装有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通过平键与传动轴连接,曲柄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连接有摆杆,在所述传动轴一端的端部还连接有换向变速器,所述换向变速器具有轴向贯穿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有接出轴,在所述接出轴的外围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端部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盖,且轴承座通过所述轴承盖固定安装于传动轴的两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套管和第一把手的连接处设有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的,在所述轴承座的顶部设有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活门槛直接与门扇链接,平时将活门槛升起,战时关闭门扇,降下活门槛固定密封,平战转换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向变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传动轴1、轴承座2、曲柄连杆机构3、底座4、摆杆5、换向变速器6、连接轴7、接出轴8、套管9、第一把手10、第一把手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结构,包括传动轴1,在所述传动轴1的两端设有轴承座2,在所述轴承座2的内侧安装有曲柄连杆机构3,所述曲柄连杆机构3的一端通过平键与传动轴1连接,曲柄连杆机构3的另一端安装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另一端连接有摆杆5,在所述传动轴1一端的端部还连接有换向变速器6,所述换向变速器6具有轴向贯穿的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的一端连接有接出轴8,在所述接出轴8的外围安装有套管9,所述套管9的端部安装有第一把手10,所述连接轴7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把手11。
所述轴承座2内设有轴承盖,且轴承座2通过所述轴承盖固定安装于传动轴1的两端,在所述轴承座2的顶部设有挡块。
在所述套管9和第一把手10的连接处设有深沟球轴承。
参见下表,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活门槛结构上将传统活门槛进行改良并将其用螺栓拧紧的形式固定到人防门扇上,利用传动轴将换向变速器和减速器的曲柄连杆机构实现下压和提升相应位置的活门槛,从而实现了活门槛迅速提升和下压密闭的功能,进而达到平时将活门槛提升,门扇常开,方便人员和设备通过;战时将门扇关闭下压,活门槛从而迅速达到密封防护的要求。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设计上要将活门槛实现与门框预埋件用螺栓链接,平时要拆卸并指定保存位置(容易丢失损坏),战时要安装活门槛而且平战转换速度较慢的缺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幸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幸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0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
- 下一篇:波流同步模拟装置测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