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曳引机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0500.9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2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山;高赞亭;宋亮;周忠彭;吴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解明铠 |
地址: | 3111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曳引机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曳引机是电梯系统中十分重要的驱动部件,在曳引机的工作过程中,基于曳引机的高速旋转很容易产生震动,曳引机的长期震动一方面会导致曳引机连接部件的松动,从而影响曳引机以及整个电梯系统的运行;另一方面曳引机的震动很容易通过钢丝绳传递到轿厢,从而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一般在无机房电梯中,曳引机的上端与曳引机固定架支架之间都是采用刚性连接,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97619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曳引机固定装置,通过围绕曳引机的平台板、侧板以及压板对曳引机进行固定,曳引机放置于平台板上,并通过螺栓固定曳引机和平台板,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井道底坑壁上,压板与曳引机的顶部固定连接,限定曳引机的位置。
该实用新型中,曳引机的上端与压板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曳引机的震动很容易通过钢丝绳传递至轿厢,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也有在曳引机上端与固定架支架之间设置橡胶环,即所谓的单减震装置。但是单减震装置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减震效果,仍然存在曳引机震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曳引机的减震装置,对曳引机起到二次减震的作用,减少曳引机的震动,增加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用以连接曳引机的顶板,所述固定支架和顶板之间设有一级缓冲机构,所述顶板与曳引机之间设有二级缓冲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装置应用于曳引机的上部,通过两级缓冲机构达到理想的减震效果。两级缓冲机构之间为串联关系,当一级缓冲机构失效时,另一级缓冲机构仍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缓冲机构包括:
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套筒;
位于顶板上且插入套筒内的限位柱;
位于限位柱与套筒径向间隙内的减震环。
减震环可以采用弹簧、橡胶件或者其他有等同效果的减震元件,减震环能够在水平面的各个方向上限制曳引机的晃动。
为了保证减震效果,优选地,所述限位柱至少为两根且垂直于顶板布置。限位柱以及相配合的减震环和套筒同轴布置且依次靠紧。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的外周设有翼板,套筒通过翼板与固定支架相连。固定支架上设有与套筒相配合的通孔,套筒穿过通孔后,翼板与固定支架相贴合,利用螺栓或其他紧固件连接翼板和固定支架。套筒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翼板上。
为了保证减震效果,优选地,所述套筒至少有两个,各套筒的翼板连成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二级缓冲机构为夹持在顶板与曳引机之间的减震垫,顶板与曳引机之间通过贯穿减震垫的固定螺栓相连。
二级缓冲机构能够在竖直方向上限制曳引机的晃动,减震垫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以起到二次减震的作用,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减震垫采用橡胶材质,或者具有相同性能的弹性元件。
作为优选,曳引机的顶部设有扶持座,所述固定螺栓至少有两个且与该扶持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在曳引机和顶板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减震垫,起到了一次减震作用。
(2)减震环内表面套装于顶板上的限位柱外表面,减震环外表面处于套筒的内表面,形成三层剖面结构,可有效限制曳引机顶部的在水平面上各个方向的位移,形成二次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曳引机的减震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截面视图。
图中:1、固定支架;2、套筒;3、限位柱;4、减震环;5、扶持座;6、减震垫;7、翼板;8、顶板;9、曳引机;10、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曳引机的减震装置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曳引机的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1上用以连接曳引机9的顶板8,固定支架1和顶板8之间设有一级缓冲机构,顶板8与曳引机9之间设有二级缓冲机构。
一级缓冲机构包括:套筒2、固定在顶板8上且插入套筒2内的限位柱3,以及位于限位柱3与套筒2径向间隙内的减震环4。
如图2所示,套筒2、减震环4和限位柱3依次套接,形成3层结构,减震环4处于套筒2的内侧面和限位柱3的外侧面之间,可以有效地限制曳引机9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0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减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磁流变阻尼器能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