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煤电厂脱硫尾气含尘雾滴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1226.7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3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积志;李海波;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煤 电厂 脱硫 尾气 尘雾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煤电厂脱硫尾气含尘雾滴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湿法脱硫工艺中,目前脱硫装置一般设计时浆液含固量20%,脱硫装置除雾器出口烟气中液滴含量75mg/m3,相当于烟气中携带的石膏颗粒浓度为15mg/m3,这意味着净烟气中至少有15mg/m3的颗粒物是湿法脱硫装置增加的,是无法避免的,同时实际运行时,浆液固含量超过20%或者吸收塔内烟气流速偏高或者除雾器效果不好,都会造成携带液滴含量高于75mg/m3,此时烟气中石膏颗粒物浓度降达到20mg/m3甚至更高,这个浓度已经达到了GB13223-2011标准中重点地区的20mg/m3烟尘排放浓度限值,接近了GB13223-2011标准中一般地区的30mg/m3烟尘排放浓度限值。再考虑到脱硫装置入口烟气含尘浓度为40~60mg/Nm3,所以烟气经过湿法脱硫后很难满足新的环保标准要求。
目前,在湿法脱硫尾气除雾除尘应用中,主要采用湿式静电除尘器、平板式除雾器和屋脊式除雾器三种。
湿式静电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主要由阳极系统(沉淀极)、阴极系统(电晕线)、高压直流供电电源组成,工作时利用高压静电装置对架设在湿式静电除尘器内的电晕线施加高压电,在阴、阳两级之间形成了高压静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整个沉淀极管内都形成电晕区。当含尘、液滴、气溶胶、酸雾及其他污染物的烟气进入足以使气体电离的静电场时,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和电子并使尘、酸雾、液滴等荷电,荷电后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沉淀极移动并在沉淀极上沉积,在沉积过程中沉淀极管内壁形成含尘液膜,含尘液膜在重力作用下流到湿式静电除尘器下部的集液槽中,从而达到捕集烟气中尘、液滴、气溶胶、酸雾和其他污染物的目的。
平板式除雾器:除雾器模块采用水平结构形式的除雾器装置。平板式除雾器可安装吸收塔内,烟气为垂直流向,称为水平式板式除雾器或简称平板式除雾器;平板式除雾器也可垂直安装于吸收塔出口水平烟道上,称为垂直式板式除雾器或烟道式除雾器。一般采用双层梁支撑或固定。
屋脊式除雾器:除雾器模块采用屋脊结构形式的除雾器装置。按外形分为“人”字型、菱形和圆形。屋脊型除雾器的优点是烟气通过叶片法线的流速要小于塔内水平截面的平均流速,这样即使塔内烟气流速偏高,在通过除雾器时,由于流通面积增大而使得烟气流速减小。
平板式和屋脊式除雾器都采用叶片结构,此结构除雾效率低,分离精度低,固体颗粒容易在叶片上沉积,清洗过程中容易存在死角,安装拆解不方便困难,投资大。同时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条件较苛刻,结构较复杂,电量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燃煤电厂脱硫尾气含尘雾滴清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燃煤电厂脱硫尾气含尘雾滴清除装置,所述清除装置设置在脱硫尾气烟道中,所述清除装置包括:
疏松纤维床,所述疏松纤维床包括一U形骨架,所述U形骨架的开口端面向进气口,所述U形骨架两端通过支架固定在脱硫尾气烟道内,所述U形骨架上设有用于清除脱硫尾气中含尘雾滴的除雾纤维;
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包括一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冲洗管和第二冲洗管,所述第一冲洗管位于U形骨架一侧的上端,所述第一冲洗管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喷嘴,这些第一喷嘴的出水口面向U形骨架,所述第二冲洗管位于U形骨架另一侧的底端,所述第二冲洗管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喷嘴,这些第二喷嘴的的出水口面向U形骨架,所述支撑管上也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喷嘴,第三喷嘴的出水口面向U形骨架的最右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疏松纤维床的厚度为30~300mm,压降为50~500Pa。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嘴的冲洗流量为5~80L/min,冲洗水压力为1~6barg,冲洗角度为60~150°,冲洗时间间隔为30~300min。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嘴的冲洗流量为5~80L/min,冲洗水压力为1~6barg,冲洗角度为60~150°,冲洗时间间隔为30~300min。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空间利用率高,制造成本低,不易堵塞,可再生,分离精度高,耐腐蚀性能强,操作安全,压降小,能耗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1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状滤料填充装置
- 下一篇:集成式保温防糊袋布袋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