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机溶液贮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2450.8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6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路;刘学志;孙雄飞;杨加军;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02 | 分类号: | B65D88/02;B65D90/00;B01D17/035;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吴雪琴;杨冬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溶液 贮槽 | ||
1.无机溶液贮槽,包括无机溶液进料管(16)和无机溶液出料管(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轻油排除装置和重油排除装置,所述轻油排除装置的轻油流入口设置在贮槽的上部,所述重油排除装置的重油流入口设置在贮槽的下部,所述无机溶液出料管(23)的进料口(231)的位置高于所述重油排除装置的重油流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溶液贮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墙(3),所述挡墙(3)将贮槽沿水平方向分为一次除油室(1)和二次除油室(2);所述一次除油室(1)和二次除油室(2)之间通过连通管(4)连通,所述连通管(4)的入口端(42)位于所述一次除油室(1)内,所述连通管(4)的出口端(43)位于所述二次除油室(2)内;所述轻油排除装置包括第一轻油采出装置(11)和第二轻油采出装置(21),所述重油排除装置包括第一重油排出口(12)和第二重油排出口(22),所述第一轻油采出装置(11)、第一重油排出口(12)和无机溶液进料管(16)设置于所述一次除油室(1)内,所述第二轻油采出装置(21)、第二重油排出口(22)和无机溶液出料管(23)设置于所述二次除油室(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溶液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除油室(1)内设置有气浮除油器(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溶液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除油器(13)包括气体入口(131)和气体分布总管(132),所述气体入口(131)与气体分布总管(132)连通,所述气体分布总管(132)两侧设置有多个气体分布支管(133),所述气体分布支管(133)与气体分布总管(132)连通,所述气体分布支管(133)上设置有多个气泡发生器(13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机溶液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除油器(13)设置在支撑架(14)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溶液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溶液进料管(16)伸入一次除油室(1)的下部且末端密封,所述无机溶液进料管(16)上设置有多个泄流口(162),所述泄流口(162)沿无机溶液进料管(16)的轴线对称分布。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溶液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溶液出料管(23)的进料口(231)向上弯曲。
8.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溶液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轻油采出装置(11)设置有第一轻油采出装置调节器(15)。
9.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溶液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4)的入口端(42)与出口端(43)向下弯曲。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溶液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4)位于贮槽的中上部,所述连通管(4)设置在连通管支撑架(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24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