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纳米金属网格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2845.8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6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彩风;潘中海;司荣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宝兴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7 | 分类号: | G06F3/04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1899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纳米 金属 网格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纳米金属网格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纳米金属网格触控面板由于具有多点触控、透过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日益取代传统电阻式触摸面板,在手机、播放器、电子书、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上使用。
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工艺均比较复杂,且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制作完成后,还需要通过一封框胶层与显示面板贴合,构成触控显示屏,其工艺复杂,各道工艺均造成部分次品,进而使电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的成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纳米金属网格触控面板,它制作工艺简单且透过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纳米金属网格触控面板,它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一面通过激光蚀刻出图案凹槽,然后印刷纳米金属浆,纳米金属浆自流平至凹槽中形成导电线路,第一基板激光刻蚀面通过光学胶与第二基板激光刻蚀面进行粘接;所述第一基板触控图案包括第一基板纳米导电金属线和第一基板引出金属线;所述第二基板触控图案包括第二基板纳米导电金属线。
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是刚性基板,刚性基板为玻璃、硬质聚碳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网格图案的线宽以及激光蚀刻的深度和基板有关,对于刚性基板,线宽范围为2~20μm,激光蚀刻的深度和宽度的比例为1:1,网格图案的线长5~100μm。
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是柔性基板,柔性基板为聚酯、聚烯烃、聚乙烯中的一种。
所述网格图案的线宽以及激光蚀刻的深度和基板有关,对于柔性基板,线宽范围10~50μm,激光蚀刻的深度和宽度的比例为1:2。
所述光学胶为OCA或OCR。
所述的纳米金属为纳米银或纳米铜。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用激光在基板上刻蚀出此图案凹槽后,再涂布纳米金属油墨自流平至凹槽中,形成金属网格导电网络,此触控面板适宜激光工艺,导电率高,优良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纳米金属网格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纳米金属网格触控面板第一基板的触控图案。
图3为纳米金属网格触控面板第二基板的触控图案。
1-第一基板;2-光学胶;3-第二基板;4-第一基板激光刻蚀面;5-第一基板纳米导电金属线;6-第一基板引出金属线;7-第二基板激光刻蚀面;8-第二基板纳米导电金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2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纳米金属网格触控面板,它包括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3,所述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3的一面通过激光蚀刻出图案凹槽,然后印刷纳米金属浆,纳米金属浆自流平至凹槽中形成导电线路,第一基板激光刻蚀面4通过光学胶2与第二基板激光刻蚀面7进行粘接;所述第一基板触控图案包括第一基板纳米导电金属线5和第一基板引出金属线6;所述第二基板触控图案包括第二基板纳米导电金属线8。
所述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3是刚性基板,刚性基板可为玻璃、硬质聚碳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网格图案的线宽以及激光蚀刻的深度和基板有关,对于刚性基板,线宽范围为2~20μm,激光蚀刻的深度和宽度的比例为1:1,网格图案的线长5~100μm。
所述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3是柔性基板,柔性基板为聚酯、聚烯烃、聚乙烯中的一种。
所述网格图案的线宽以及激光蚀刻的深度和基板有关,对于柔性基板,线宽范围10~50μm,激光蚀刻的深度和宽度的比例为1:2。
所述光学胶2为OCA或OCR。
所述的纳米金属为纳米银或纳米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宝兴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宝兴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2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冷端堆垛取板辊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离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