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整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4973.6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陶祥令;刘辉;朱科企;宋生志;张魁;黄勇;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18/16 | 分类号: | 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垃圾 再生 骨料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整形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垃圾所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现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建筑垃圾再利用是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其中,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是实现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它既能解决建筑垃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又能缓解天然砂石骨料资源日益匮乏的问题。
但是,由于建筑垃圾自身具有不匀称性以及强度低的特性,经过普通破碎、筛选手段处理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存在着以下缺陷:
1)再生骨料的棱角过多、表面粗糙,且其内部存在大量微裂纹,性能稳定性差,再生骨料中含有大量未曾脱落的水泥砂浆,其性能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2)再生骨料中混有建筑垃圾粉末,以及木屑等不利于再生骨料应用的有害杂质,影响再生骨料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整形机,它能够对骨料颗粒反复摩擦整形,能够得到性能稳定符合建筑标准要求的再生骨料,能够将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与不利于再生骨料应用的有害杂质分别排出,达到分离净化作用,具有整形效果好,结构简单,能耗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整形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整形筒,所述整形筒包括圆筒形筒体,所述圆筒形筒体的前端开口处设置前盖板,所述圆筒形筒体与前盖板螺纹连接,所述圆筒形筒体的后端开口处设置后盖板,所述圆筒形筒体与后盖板螺纹连接,所述整形筒上设置进料口、出料口和粉尘排出口,所述整形筒内设置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从前盖板伸出整形筒,所述转轴与整形筒轴承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扇叶,所述转轴伸出整形筒的一端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皮带轮。
所述整形筒的侧壁上靠近前盖板的上方设置锥形进料口,所述整形筒的侧壁上靠近后盖板的下方设置锥形出料口,所述后盖板上设置锥形粉尘排出口。
所述扇叶的尾部设置锥形支撑杆,所述转轴上均匀设置与支撑杆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支撑杆与转轴螺纹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整形筒内设置扇叶,整形筒内的建筑垃圾骨料在扇叶转动的作用下,骨料颗粒与扇叶、整形筒内壁以及各骨料颗粒相互之间反复碰撞摩擦整形,能够将内部存有微裂纹的再生骨料破碎,能够将再生骨料上未脱落的水泥砂浆脱落,能够得到性能稳定符合建筑标准要求的再生骨料。
2、本实用新型的整形筒上设置粉尘排出口,扇叶转动产生的风力能够将颗粒过小的建筑垃圾粉末以及木屑等有害杂质从粉尘排出口排出,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从出料口排出,达到分离净化作用。
3、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动机带动整形筒内的扇叶旋转,由扇叶的转动带动骨料颗粒的反复碰撞摩擦,具有整形效果好、结构简单,能耗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4、所述整形筒的侧壁上靠近前盖板的上方设置锥形进料口,所述整形筒的侧壁上靠近后盖板的下方设置锥形出料口,所述后盖板上设置锥形粉尘排出口,锥形进料口便于建筑垃圾骨料的倒入,锥形出料口便于再生骨料的排出,进料口与出料口分布在整形筒的两端能够提高整形筒的利用率,粉尘排出口设置在后盖板上能够便于粉尘等杂质的排出。
5、所述扇叶尾部设置锥形支撑杆,所述扇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均匀设置与支撑杆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支撑杆与转轴螺纹连接,能够便于扇叶的拆卸,便于对扇叶的维修与保养。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盖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1、机座;2、整形筒;3、圆筒形筒体;4、前盖板;5、后盖板;6、进料口;7、出料口;8、粉尘排出口;9、转轴;10、扇叶;11、电动机;12、皮带轮;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4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田井管道加固支撑装置